《管理学原理01》
01管理的职能:
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02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信息传递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角色混乱、驾驭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03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顺道、重人、求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04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理论观点:劳动价值论、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观点。
查尔斯巴贝奇,代表作1832年《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理论观点,边际熟练原则、利润分配制度、按照生产效率不同来确定报酬的制度。
05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
主要观点:
a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b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c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管理人员和工人在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彻底变革。
甘特,代表作是1916年的《工业的领导》和1919年《工作组织》,创造了甘特图,并提出计件奖励工资制。
法约尔,代表作1925年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六大职能14条原则
06西方现代管理思想
061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埃尔顿梅奥提出,他参与了霍桑试验,目的是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主要观点:
a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b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c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是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062需要层次理论:提出者亚伯拉罕-马斯洛。内容: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063双因素理论,提出者雷德尼克赫兹伯格。a、保健因素,(这类因素低于一般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当这类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但是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
b、激励因素(这类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
c、激励因素以工作为中心,保健因素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
064 XY理论,X理论和Y理论由道格拉斯麦格雷格,1957年提出。
X理论(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有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一般人通常满足于平稳地完成工作,不喜欢创造性的困难工作。)
Y理论,人并不懒惰,其对工作的喜欢和憎恶,取决于这份工作对自己的满足还是惩罚。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愿意承担责任,人们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
Z理论提出者威廉大类,主要观点,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
07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企业再造理论。
08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
系统原理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按组成要素性质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走向完美,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责任原理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a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b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c奖惩要分明公正及时
实现以人为主体的管理的途径:
一是要实现以人为主体的管理,不仅要关注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尊重员工的需求,关注员工的发展,关心员工的生活,提供满足员工成就需求的工作环境。二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有效途径,是适度分权民主制厂,让职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使得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让企业职工是管理的主体。三在实施每一项管理措施制度方法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其取得经济的效果,而且要考虑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
09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功利主义道德观: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及所获得的工艺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
权利至上道德观:
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基本权利即人权,每个人都应当平等地享有人的基本权利。
公平公正道德观:
管理者不能因种族、性别、个性、个人爱好、国籍、户籍的因素歧视员工,要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
社会契约道德观:
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推己及人道德观:
其所追求的结果不是经济效益,而是无怨的和为贵及合作和谐双赢的结果。
10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有哪些?
101道德发展阶段:(三个层次)
a前管理层次,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决策的依据是本人的利益,这种利益是由不同行为方式带来的奖赏和惩罚决定的。
b管理层次,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包括对法律的遵守,对重要人物期望的反应,以及对他人期望的一般感觉。
c原则层次,受个人用来辨别是非的伦理准则的影响。
102个人特点
个人价值观。、自信心和自控力。
103组织结构
a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察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监督。
b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
c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
d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104组织文化
有无诚信,包容的组织文化。如果管理者和员工在积极创新进取时,一旦遭受挫折或失败,不会受到组织骑士和惩罚。相反,如果采用某些不道德的行为取得成果,将会被人们揭露和鄙视。
105问题强度
道德问题强度会直接影响管理者的决策。所谓问题,强度是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11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a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b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
c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d设定工作目标
e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f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g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h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12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的法律方法
管理的行政方法
管理的经济方法
管理的教育方法
管理的技术方法。
121管理的法律方法,是指国家根据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关系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
作用:
a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
b调节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c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122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实质:通过行政组织中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
作用:
a有利于组织内部目标意志行动的统一,对全局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
b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c行政方法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
d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问题
123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124管理的教育方法,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从德智体诸方面实施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的行为符合管理的要求。
应用方式:
专业是教育、情景式教育、启发式教育、互动式教育。
125管理的技术方法,是指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根据管理活动的需要,自觉运用各类技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