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是什么样子呢?我想,我遇到的这位古稀70后“刘老师”是答案的一种。
相遇是件偶然事件。
周末去参加相亲饭局(先声明结果是相忘于江湖,因为后文重点不在于此),是符合广式相亲的“早茶”相亲局,就是去茶楼,10-10:30在路上,10:30-13:30吃早茶当作午饭。
广式早茶的聚餐是圆桌,人多也热闹,所以中间人一家带着男方母亲就位。出门时,电梯里碰见邻居“刘老师”也正好带着孙女,于是周末大家也就坐在了一桌,吃个早茶。
餐桌上的相亲话题很常规,中间人给我介绍了一下在场的孙女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中间人的家人、男方母亲、刘老师)。
对于刘老师的介绍是:老邻居,现在是是小区广场舞领队和老师,以前是邮电系统某单位办公室职员。
相知似是顺其自然。
可能由于刘老师不是主角,于是坐在我边上,和我聊了起来。
刘老师说自己以前是邮电系统的职工,后来退休了,就自学了舞蹈。因为疫情在家,也没办法出去上课,就看着网课,自己学习,学会了之后就去教舞团的小姐妹。
之后舞团小姐妹们准备出去参加比赛,她就自学会了排舞(为的是不和视频里动作完全一样,加一次些自己团队的创新)、拍视频、剪视频,包括服装的联系也是她教会小姐妹的……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上台领奖的时候啦。(说到这里她向我展示了几个舞蹈手势,熟练、优美。)
然后刘老师问我平时是否喜欢看书,我就将自己朋友圈“2020年读过的16本书+读书笔记”给她看,向她展示了我自己对于书籍的涉猎。(于是这里是一段商业互吹。)
刘老师说她也喜欢看书,每天都要看,基本是一个月4本以上妥妥的,因为不看书她觉得自己无法进步。同时她还要看报纸、新闻,了解国家时事,此外还会看体育节目和电视剧。
“我看到我们体育台,广东队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战胜了辽宁队,可不容易了,每一场比赛我都看了,你看了吗?”
我告诉刘老师,我体育比赛看的少,不过我喜欢看王者荣耀的电子竞技比赛,目前广州的TTG战队就冲进了春季赛S组。
“oh~是的,你们年轻人喜欢看这个,就是那个‘李现’演的那个手机上比赛是吧?……我告诉你,我可潮了,这些我都知道。还有好多剧我都看了,都挺好的。……什么你们喜欢的《司藤》、《你和我的倾城时光》、《何以笙箫默》什么的,你可别以为我们70后就喜欢看战争片,其实我专找小帅哥小美女的电视剧看哈哈。”
我的心里已经开始默默佩服了,以前顶多觉得自己是间歇性鸡血,长期来看还是进步的,实际上并不是。
社会的进步是很快的,之前我的日更中提到,工资收入年增长率5%,那么粗略估算个人能力年增长率也应该到达5%。
我有每年进步这么多吗?我反问自己。
她是我希望成为的终身学习的样子。
我问刘老师,您的一天大约是怎么样的时间安排呢?
刘老师说:【人老了,一般起得早,所以7点前就起床了,然后(空腹)对着墙进行15min站姿训练,8点前完成早餐。
早餐后会听广播,看看书,买个菜,下楼走走什么的,9:30-10点就回家了。
然后就是她的电视剧时间,基本上10点看电视剧看到下午4点,之后就去午休。午休起来到晚饭前,就看看舞蹈视频,为团队舞蹈排练做准备。
晚上有可能是家庭聚餐,有可能是和舞蹈队小姐妹出门跳舞。
到了晚上9点回来洗漱,再看1-2小时书、或者写写小日记,就睡觉了。】
听完之后我有些惭愧,感觉自己每天用来“进步”的时间,可能还没有一个70后老人多。
这就好比起点在你前面的人,加速度还比你快。于是我告诉自己,山外有山,还要更加努力才行。
终身学习是什么样子呢?
我想,我遇到的这位古稀70后“刘老师”是答案的一种。而且我喜欢这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