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聚会,也正值又一个准备到近乎崩溃的阶段,也算借题发挥,写一点吧。
硕士两年过去很快,也有很多新鲜经历,并不负体验的初衷。但到目前这个阶段,算是兜兜转转,颇为重复。有些幻梦破碎得几乎转变到它的反面,有些努力没有结果,而有些场景仍然同之前一样——包括我自己,又何曾脱离了某种角色,只是同样的场景之下一个并不新鲜的角色,只是感觉又疲倦了一些。
并非畏难,我会做完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能做的、不能做的,都试一试)。想来试一试总是好的,即便最后十分温柔地觉知一切徒然,也聊胜于从未求过。生命时而饱满,时而疲弱,而我……
看到很多事情都会通向某种结果,并不是本雅明书里所描绘的那种,完不成的赌博。虽然客观和主观都会有所调适,几乎总是偏离最初的设定,不过……
所以最终又想到了摆在手头的这摊事情,的确,结果难以预料,因为能掌控的东西非常有限,甚至是近在咫尺自己的身体,也常常意外地疲倦。所以……
而因为某种理论激情而自以为执着于过程的我,本该把它视作一种颠扑,实际上却又是理想主义(结果导向)的偏执,以此来刺激自己多做运动,那么&
因为一切都只是与我周旋,满盘皆输就意味着回到原点,但也记得,曾想把握住一些缘分或者希望,并也确实有了一些……而遗忘了另一些。
晚上突然跟渔家说:“如果我尽到努力,一切按计划完成,发挥也不算离谱,即便有些不明所以的因素……(不太相信结构)那么结果如何都可以接受。”
也就意味着突然要迎来另一种可能,一种我不曾想到过的生活模式。长期的浸淫在某种环境里,让我的注意力过于集中,但可以重新训练——另一种规训,也许……
甚至已经想好了不同结果的朋友圈文案,为什么一定要达标?为什么不?
承诺自己,如果确因客观原因而未能完成,就放下这一部分去尝试另外的事情,去变动,去不安定,于是……
便又迎来一些很真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