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论财富与正义
苏格拉底与另外两个学者主要对正义进行辩论,辩论结果是正义是美德,看的晕头晕脑,设身处地地想,感觉自己穿越到那时候也辩论不过人家,毕竟这种产婆术式(心理学的名词)的辩论方法到现在还在沿用,还想到了《娱乐至死》里的一种想法,不同时代的人因为娱乐方式的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林肯跟其他竞争人能面对面争论几个小时,而下面的群众也能听得下去、听得懂几个小时,因为除了这些没什么其它娱乐方式了(除了造人的本能之外,但这个也是有生理限制的),在中国就是人们能对那些之乎者也说得不亦乐乎,还能引经据典,而现在呢?有了电报、电话、电视甚至是网络后,我们的脑海里基本已经容不下那么多东西了,别人说的稍不如意就会转向其它娱乐,看书还是得看通透,有的书适合三番四次反复地看啊。
卷二 个人、城邦与教育
读书内容/书摘:主要说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讨论正义与不正义(从格劳孔的论述来看不正义比正义要好),第二个是城邦从无到有的过程(苏格拉底讨论正义的本质是从城邦说起,起源于交换需求),第三个是城邦者的教育从孩童开始(让孩童听到那些善良的话,善良的故事)。
读书心得与收获:听人家的论述,感觉,不正义的行为比正义的要好,因为做出那些正义行为的人,只是因为没办法做到不正义行为,从而引申出了隐身人隐喻(如果一个人是隐身的,世界看不到他的痕迹,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做任何事,那么他还会遵从自己内心的原则,做正义之事吗?)
卷三 教育的艺术
读书内容/书摘:音乐教育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先后顺序(先音乐后体育),而且都要进行正性的训练,整个城邦只有执政官才能说谎。
卷四 富有、贫困与美德
读书内容/书摘:城邦与个人的美德,智慧、勇气、节制与正义,城邦与个人的统一性是形成美德的基础,正义是各司其职。
卷五 婚姻与哲学
内容:理想国的婚姻是妇女与孩子共有,想要达成这样的理想国不是完全想象而出,而是将一个城邦进行改革,最好的(还是最简单的)改革是执政官的变动,让哲学家来进行治理,哲学家是指热爱知识的人,不同于寻常那些喜欢美的人物,那些是意见而不是知识。
读书心得与收获:看的久容易昏昏欲睡,难集中注意力是一方面,理解有点困难又是一方面原因
卷六 治理哲学
内容: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有的品质:良好的记忆力、擅长学习,豁达大度,优雅得体,亲近真理,有正义感、有勇气、节制。世人认识不到真正的哲学家,一方面是因为被那些伪哲学家贯注的想法(所谓的“专家”解释),另一方面是橘生北为枳,没有优异的环境只能造就罪大恶极的人,毕竟平凡人是不会成为罪大恶极的人的。
这里面有两个隐喻,太阳隐喻与线段隐喻,太阳隐喻是说视觉要借助太阳的光线,隐喻知识和智慧需要借助善的理念进行理解、接收;线段隐喻是把世界分成两部分,可见与可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