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内心真正的自由
《心经》中空与色的关系引入到非暴力沟通中,需要就是空,满足需要的策略就是色。
需要的空性,是指每一种需要都不包含任何具体的行为方式。所有具体的行为方式属于策略,策略各不相同,就是色。
[玫瑰]“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玫瑰]
例如:对食物的需求可以是包子、面条、水饺、米饭等,但食物不是其中任何一种具体形式,即为空。而形形色色的色——包子、面条、水饺、米饭等,是色,就是策略。
“色即是空”,意味着无论你吃面条、包子、水饺还是米饭,实际上都是在满足对食物的需要。
“空即是色”,意味着无论你吃什么食物,都要回到一个有形有色的具体食物上来。
理解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便能够实现内心真正的自由,这种转换的好处,就是避免走极端。
当我们只看到冰山上面的行为,而看不到行为之下——冰山底层那些渴望的需要时,就会陷入两种极端。一种极端是坚持某个策略,比如“你今天晚上必须陪我”。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执着。执着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当我们陷入执着的时候,生命会有非常多的痛苦!
还有需要特别注意,很多人了解需要的空性后又会说:“我们不能执着,所以要放下对孩子成绩的执着,放下对爱人陪伴的执着。以前是执着,现在是不执着,不强求。”
这时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放弃需要——不仅放弃某个外在的行为策略,而且连需要也放弃了。
[玫瑰]坚持策略和放弃需要,都是极端[玫瑰]
我们要做的是[玫瑰]“紧紧拥抱你的需要,轻轻握持你的策略”[玫瑰]即在策略上,毫不执着。看到多种的满足的方式。但是在需要上是紧紧拥抱策略的,“我一定不放弃对需要的渴望”。
因为需要是滋养生命的要素,放弃需要的时候,我们就不爱自己了,我们的生命就无法健康成长或者自我实现了。
我们能够深刻地理解需要的空性时,也就意味着在任何当下,都不必委屈自己。我们这么做的时候,能够从两个极端中走到中道上来,活得逍遥自在,而且充满对自我的关爱,这是非常高的人生境界。真正理解需要的空性特征,让我们有能力活出自在和幸福的状态,从一个又一个的困局中把自己解放出来。
尚和道+瑜伽+冥想+心理学+深度分享读书会身心成长家园
郭同学(2023.02.04)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