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开讲》卷八离娄下(凡三十三章)8.30分享
看事情的角度
齐国名将匡章,因匡章的母亲得罪了匡章的父亲,他父亲把他母亲杀了,埋在马棚下面。他和他父亲发生争执,由此“得罪于父,不得近”,不能近身于父亲前,所以他也赶走了自己的妻儿,终身不要他们侍奉他,做自我惩罚。
全国上下都认为匡章不孝,孟子认为:难道匡章不想要妻子、儿子吗?不是,而是“以为不若是,则罪之大者”,不这么做,自我感觉更有罪了。
孟子在这里对匡章并不是在赞扬他,而是对他的苦衷、不得已,体察之深。
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点”。那我们要有孟子的这般思维,从不同角度来看“别人认为的”问题。
有人说,问题背后是机会。问题不是问题,认为它是问题才是问题。正是因为出了问题,才给了我们提醒和警告,进而去重视解决问题。
这两天,就姑娘让表妹——大姑家的女儿YY(爱人的外甥女)住她婆婆家的出租车一事,各自有各自的看法。
当初,姑娘表妹来县城上班的时候,她婆婆家的这个房间还没有租出去,就热心的跟婆婆妈说让表妹住下了。当时,爱人还说他的妹子和妹夫,跟仪仪婆婆对住脸说说房租的事儿,看一年多少钱,哪怕照顾点,该掏给人家掏了,要不时间长了怕惹不得劲。
说完之后,就没再提这个事儿了。
距目前,YY刚好住了两年。第一年春节,YY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姑娘家,给外孙掏了1千元压岁钱,姑娘把钱给了婆婆妈。今年春节,YY一个人去了姑娘家,又给外孙了1千元压岁钱,姑娘也给了婆婆妈。
这两年没有付租金。
我跟姑娘聊天聊起了这个事儿,感觉已经两年了,再这样下去怕跟公公婆婆弄不得劲,怕人家会说咱这边不知道啥。就想让姑娘跟婆婆妈说说,看看一年得多少钱房租,该掏让YY掏。
姑娘跟婆婆妈说了这个事儿,婆婆妈说不要跟你妈说,人家那么大了(25),没多长时间就该结婚了。
我把这个想法跟爱人说了,爱人的意思是,当初跟他们说了租金的事,他们没有掏,两年了,现在再跟他们说,恐怕有点不得劲。
我说,当初姑娘说让她住,一是也不知道她这工作能干多长时间,想着干不长走了,也就算了;二是,假如真像姑娘婆婆妈说的,谈个朋友,很快结婚了,也不再说了。来了两年,到现在还没处上朋友呢,还不知道再住多长时间呢。前两年的不说了,从现在开始,跟YY或者爸爸妈妈说说,以后给人家出房租就行了,再不出的话,怕姑娘公公婆婆真说咱们不知道啥了。
再一个就是谁跟她们说的事儿。就这个事儿,我们俩打不成共识,各自有各自的看法和想法。
这个事儿也不是急事儿,暂且缓缓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