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注定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渐渐由稚嫩走向成熟,走向沉稳。我开始在课堂,在教研上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不畏将来,是我当下的教学态度。
如果说要总结。我有太多的感受,有太多的话。只是不一一列举,只讲几点。
一.课堂设计
每一堂课,我都将之看成自己的孩子。不求完美,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设计理念。不求完整,但一定要有创造,不可重复死板。宁可在残缺中求变,也不在固守里完整。这是我追求的课堂理念,和坚持的课堂态度。所以,只要在课堂实践中有发现亮点的。我总会及时记录,及时反思。如上林庚的《说“木叶”》,一进教室,学生就说:“老师,我发现了今天老师们穿衣服的一个现象!”我说:“是什么现象?”学生说:“地理老师,生物老师,好几个老师都穿红色衣服。”我说:“你真会观察和发现。”
于是把《说“木叶”》原定好的分析课文部分,调成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发现’开始,读完文章后你有什么发现?看谁发现的问题最多且有价值,就获得‘诺贝尔发现奖’!”学生一听,说:“老师,看来,今天发现红色衣服是专为这堂课准备的。”一节课的成熟,往往就是课堂的把控能力。不按课堂设计完整地走,而是将学生放在课堂中,随时调整课堂设计。
二.课堂反思
反思课堂,即是反思教育。课堂是组成教育的一部分。没有反思的课堂,不是进步的教育者。所以,这一一年里,我写了很多的教学反思。有作文教学,课堂教学,试卷讲评,学生随笔等的反思。其中,我在2017年25日上完课17年的最后一堂公开课,写了关于《项脊轩志》的文本浅读,文言文教学的“融”和公开课的反思。一路走来,有许多的成功也有许多惨不忍睹的例子。但是,反思就是进步。
三.课堂活动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单一地解读文章的学科。它应该可以有许多有趣的事儿去做。我在这一年里跟学生一起在简书写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目前我们累计读书分享内容已经有将近五十篇,字数累计达到四万字,我们的活动还在继续。目标是达到108篇。这一年里,我也有自己的写作任务和小小的成就,重新编排和完成了十二万多字的书稿,包含自己的成长和教育教学笔记。每一个字的背后都是我们的故事,每一分耕耘的背后都是我们的汗水和欢笑。我想,总结是其次,继续出发才是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