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讨论动机,其实不能离开对行为的研究。三大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机,它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而要怎样做,是要行为来体现的。人与人的动机是几乎没有差异的,人与人最终的差别是由于怎样做的差异,聪明的、运气好的人做成了,不太聪明、运气不好的人没达到目的。
怎样做一件事,是手段问题,也可以说是方法问题。
动机好比是一个人的战略,行为是为战略服务的战术行为。
简单点说,就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所以,我们习惯听到人们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你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任何行为都是无目的性的,你的需要何时能得到满足?
方向或者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就是这个意思的通俗表达。
行为虽然服务于需要,但是它有自己的两大准则,一是趋利避害,也可以说利益最大化,二是情感准则。
趋利避害我们凭经验就能理解,做一件事尽量选择利益大方向前进,假如不得不面对损失,则选择损失最少的那个。情感准则则相对难于阐述完整,或者说难于用文字表达准确的含义,归纳起来,情感准则是说,我们人类除了利益之外,还有非利益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亲情、爱情、友情三个方面,会因为情感因素而做出明显违背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举几个生活中我们都能理解或者说至少会经常发生的例子,一个母亲会为了子女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对于母亲来说,个人生命的消失,是重大的利益损害,我们不能说为了子女的生命,这是有好处的行为,这只能用情感准则来理解。
有时候一个人会为了他人而献出生命,你比如战场上替战友挡住了子弹,自己牺牲了,战友活了下来,我们不能因此说,这是有好处的行为,也同样不能说,或许这是本能反应,也许他是本能做出挡子弹的行为,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生命安危,要是他有时间想,或者说,他能预见到自己因此会牺牲,就不会去挡子弹,这也不能说明,为什么人会有这种本能,即使这是人的本能,那也说明,情感是人的天性,是人的行为准则之一。
我们还会感到困惑的是,有些科学家,会为了捍卫自己的良知或者说真理,情愿丢失生命,布鲁诺为了捍卫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发现而选择与宗教势力对抗,最终魂断。我们不能说,布鲁诺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我们同样不能用利益最大化来理解中国早期的革命家为了国家独立而做出的牺牲是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我们唯一能解释的是,或许他们是为了自我超越,或许,我更愿意把他们的行为理解为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由此,我们不能把需要主义理解为自私主义和个人主义,群体性行为充分说明,群体利益最大化是个体的社会化的结果,我们不能割裂个体与群体的从属关系。
我认为,从个体需要出发,他有强烈的自我超越动机,我们喜欢把自我超越叫做理想或者信仰,那些为了群体利益而牺牲自己利益的个体,其行为动机来源于此。
但是其个体的动机,客观上有利于群体利益,我们说,这是因为个体的社会化的结果,使得个体具有了情感准则,他会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不把社会关系纳入动机,就不能解释情感准则的有效性。
对于母爱,我们说她伟大,实际上是说,她的伟大在于维护了群体的需要的运行规则,保护后代是人类繁衍的最佳规则。
保护大多数人免于死亡,也是群体需要的重大规则之一,这是高度社会化的结果,很难想象原始人会比文明人有更大的自我牺牲精神。
我们因此会认识到,利益最大化是行为的主流准则,而情感准则是它的有效补充,或者说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情感准则有助于抵消利益最大化产生的对群体的需要更严重的伤害。
虽然从我们的切身体验来说,利益最大化是无处不在的,也是个人最为常见的,但深入研究生活,无处又不是情感准则,低收入群体会得到他人和政府的资助,高收入群体要交更多的税,残疾人会得到特别优待,而健康人不会,小孩和老人有专门座位,壮年人在公交车上没有专门的座位。
个体的需要和群体的需要是客观事实,人无法忽视,因此,人制定了两套行为准则,一是利益最大化,二是情感准则。我要着重说明的是,这两个原则不是割裂的,也不完全是对立的,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哲学术语说,叫矛盾关系。
一个绝对自私的人是不存在的,这既是基因进化的结果,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一个绝对无私的人也是不存在的,这也是基因进化和社会化的结果。人,都是自私中有无私,无私中有自私。
利益最大化和情感准则是哲学术语,它说明人的行为受到这两大准则的约束。如果一个人没有遵循两大准则,要么他死了,要么他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