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相信》的相遇、相知,充满了偶然中的必然。此前,我关注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真的范大山。范老师推荐了这本书,说句题外话,范老师应该是一位历史老师,他的视频里会有很多历史故事和书籍推荐,需要书单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可以一览。言归正传,范老师的推荐引人入胜,于是我毫不犹豫的买了,2024年8月22日下单购买,8月25日到达,然后跟我以前买的很多书一样,到货后甚至没有拆封。
托“书非借不能读”这一系列际遇的福,我最终翻开了这本书,并且很庆幸,能够读到这本书。
一、当一个人遭遇绝症,我们面临的是什么
作为医学本科毕业,工作后又一直从事卫生健康工作的人,我对医学、对疾病、对疾病给个体带来的心理影响,都有一定的理解,更别提我在大学期间还曾经从事“宁养义工”这样的工作,为贫困的晚期癌症病人免费提供纾缓照顾的志愿者服务组织。
人们常说,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大事。这句话,纵然有些“何不食肉糜”的傲慢,但对比健康和生命,却是再正确不过了。普通人在面对意料之外的强大病魔,会经历否认期、愤怒期、协商期、抑郁期、接受期。
为什么,厄运会降临到我们身上?是我们有什么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遗传基因使然?还是“因果循环”的做了什么错事?当我们在不断叩问的时候,我们会否认、会愤怒、会妥协、会抑郁,会最终无可奈何的认命。心气泄了一半,终难以为继。
然则蔡磊,《相信》的主人公蔡磊,真的,让我看到了内心强大的人,会如何选择。
二、电梯都不愿意等,现在却只能等死
蔡磊,京东集团原副总裁。这个出生于1978年的人,用一种疯狂的方式把自己投入事业,他曾经跟竞争对手放话“你们不要跟我竞争,只要我开始做的事,你们都干不过我。因为我不要命,只要你还要命,你就输了”。其取得的成就不用我赘述,网上一个搜索足以。
就是这样一个人,被确诊为渐冻症,这个令人绝望的罕见病,至今没有完全明确发病机理,更何谈针对性药物。生命由此,进入了倒数,而期限,不过五六年。
初初确诊,蔡磊就冷静得可怕,或者说他在用一种第三者视角逃避。在医院住院期间,他将自己沉浸于工作,他甚至跟合作的同事说“我可能快死了了,如果需要我全力支持的事情,尽快提出来,一两年应该还来得及。你们各自一定要尽快顶起来,接替我”。强大如斯,或者说工作的惯性如此之大,让他还没来得及颓废。
三、最后一次创业,我也许乘不上这艘船,但我将用尽最后一分力气推它启航
天下事由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蔡磊选择用最后的时间去推动攻克渐冻症疾病治疗事业这个庞然大物,有很多原因,想要救自己,想要救病友,更令我惊叹的是,当冥冥中已经知晓自己的生命已经搭不上那艘被拯救的大船,他依旧说:研究渐冻症、脑科学及神经系统,这一切让我兴奋。在生命的长度上,我应该是没什么优势了,那么就尽量活出宽度、厚度来,努力给这个世界、给后人留点儿什么。
这哥们,是冲着青史留名去的呀,在这个浮浮沉沉的俗世社会,我仿佛触及了古之贤达的思想境界,像是再读了《过零丁洋》的豪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如果说他只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也完全不值得我赞叹。但他团结了各自为阵的患者,链接了医学巨擘的资源,建立了一手患者信息平台;他在多项科研进展中寻找希望,给予支持并线推进研究,甚至自己开了动物实验基地,解决了药物研发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最后,他的思维逻辑让我赞叹,他没有利用周围甚至社会的同情来捐款,他更希望社会认识且关注。
他铿锵有力的说,任何事业如果想要长久地运转下去,必须符合其自身运转的逻辑。当你想要动员其他人时,不要一味地表达你需要什么,而是要强调你能为他提供什么。你带给对方价值的多寡,才是决定你能否吸引到资源的关键。他无数次在商演中呼吁着,渐冻症药物研发项目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性机会,具有独特的投资价值。不管从社会价值还是商业回报,都不容错过。
老实说,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触动,我甚至开始回顾近日“举步维艰”的无偿献血事业,破局之法又在何处。呼应着那句话,你读过的书,哪怕忘了,也在潜意识里悄悄影响你的选择、审美、对苦难的耐受度。
蔡磊说,老天让我40岁遇上这个病。倘若二三十岁,我没有现在的资源和能力,尤其是持续开拓创新的执行力;六七十岁时,我可能也干不动了;40岁刚刚好。可谓“天时”。福兮祸兮,当我们的心灵足够强大,一切,似乎都是另一番景象。
四、这一次,我好像,又相信了爱情
看完《相信》,很难忽略蔡磊的妻子。说实话,我没有记住这位勇敢女士的名字,也没有上网去查询。但从书中描写的点滴,我深深的喜欢着她。
她不是一个追求花前月下的女生,她不喜欢男生黏着她,她更在意那种自由生长、共同进步的感觉。他们相识两周就闪婚了,对面朋友的惊呼,蔡磊一脸得意:直觉也是一种理性,遇到对的人,自然要毫不犹豫。
于是,我开始愿意相信,对的人,无论何时相遇,都胜却人间无数。
当蔡磊确诊渐冻症,轻描淡写的说“我们又不是老夫老妻,结婚几十年那种。我们才结婚一年多,没必要弄得你这么痛苦”。她用手背抹了把眼泪,吸了吸鼻子,瓮声瓮气地说:“你想都不要想!”接着又放平语气补了一句:“结婚不就是为了相互提供后盾吗?现在,我就是后盾。”
此后的后盾时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却真实,且相濡以沫。
当现在的我们已经不愿意为了搭伙过日子而将就,或许,找到那个愿意成为你的后盾,你也愿意义无反顾的人,就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