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二十五 星期二 龙江阵雨
《笑得出来的养育》家长会分享
让亲子时光在笑声中生长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
今天能和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聊《笑得出来的养育》这本书,聊聊我们身边的育儿日常,特别有意义。在家长会前,相信不少家长和我一样,在书中读到了不少戳中内心的内容——那些关于“放下焦虑,用温和回应孩子情绪”“在犯错中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理念,其实就藏在我们陪孩子写作业的耐心里,藏在化解他们哭闹的包容里。
这本书最让我共鸣的,是“把养育变成双向成长”的观点。之前我总想着“教”孩子怎么做,比如他搭积木一次次倒塌发脾气时,我第一反应是告诉他“要这样搭才对”。但读完书后我试着换了种方式,蹲下来和他一起捡积木,说“咱们看看这次倒的原因,说不定能搭个更结实的”。没想到他慢慢不急躁了,还会主动和我分享新想法。原来比起“指导”,孩子更需要的是“同行”。
这本书里还有个观点让我很受启发:“养育里的‘不完美’,恰是孩子成长的缺口”。之前孩子学骑自行车,摔了好几次就想放弃,我差点脱口而出“这点苦都吃不了”。但想起书中说的“允许孩子害怕,也允许自己笨拙”,我蹲下来和他一起检查摔弯的车把,说“咱们一起修修,实在不想骑了,明天再试也没关系”。结果第二天,他主动拉着我去练车,还说“妈妈,我想再试试,摔了也不怕”。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们不用做“无所不能”的家长,承认自己也会手足无措,反而能给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气。
反观我们的日常:有多少父母在“为了你好”的名义下,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也剥夺了孩子的快乐?当我们因为孩子磨蹭而咆哮、因为作业错误而烦躁时,可曾想过:这些负面情绪,正一点点侵蚀着亲子关系?李一诺老师说:“笑着养大的孩子,内心更有光。”这束光,不是来自奖状和证书,而是来自被爱滋养的童年。
今天也特别期待听听大家的故事,不管是书中观点带来的反思,还是实践后的小收获,都是我们育儿路上的宝贵经验。让我们一起带着书中的温暖理念,陪孩子笑着长大,也在养育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谢谢大家!
生活不将就,家具不拼凑,愿我们都能所选皆所爱。
平凡的日子里,哪有什么星辰大海,唯有许多奔波与忙碌,还好并存着希望与热爱!深耕软体家具生产17年,懂家居更爱这人间烟火!
这是我的第2611篇原创日记。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