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围绕“疲惫”的这个话题来说一说。可能一说到疲惫,我们就会联想到自己生理上那些原因,比如说因为自己今天睡眠不足,所以我感到很疲惫,再比如说,我今天运动量比较大,所以我感觉到比较疲惫,或者是说因为今天我干了一整天的体力活,所以我会觉得很疲惫。然而,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在当今时代当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是在干的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纵观我们周边的人,包括我们自己,确实很多人,现在从事的都不会是纯体力劳动,他们更多的是一些需要动脑动笔的脑力劳动。所以我们累得更多的,可能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就是说我们只是劳力不劳心。其实,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在工作当中所消耗的那一点点体力,其实不足以导致我们回家以后这么大的一个疲惫感。
那么,既然没有那么大的体力,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了一天就会感到精疲力竭,为什么当我们回到家的时候,就会摊在沙发上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
现在像我们这样子从事脑力劳动大于体力劳动的人,我们的疲惫感是怎么来的呢?美国心理学家艾玛.塞帕拉提到了影响我们人类疲惫感的三个心理因素,分别是高能的情绪,自我控制和高强度的消极思维。
高能情绪指的是人们一种兴奋和狂喜的状态,为什么说高能的情绪会等你偷偷吃掉你自己的能量,会让你感到疲惫呢?那是因为兴奋,狂喜这种高难的积极情绪和高能的消极情绪,比如像焦虑,愤怒,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会使你自己身体的心跳加速、汗腺被激活,容易受到惊吓,我们身体的应急反应会造成对自己身体能量的消耗。因此,高能的情绪其实就像被打了满满的鸡血一样,他其实是会慢慢消耗你最重要的身体资源。
第二个是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制力。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努力的克制自己的某种喜好,控制自己的一种表现或行为,控制自己的想法,我们久而久之他都会消耗你很多的能量。曾美国人斯坦福大学有人做过研究说,如果参与者在实验的第一场练习当中表现出极强的自控力,那么接下来练习中,他就更容易变得冲动。其实这就是在告诉我们,人类的能量和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工作中,生活中都要切记一炮轰成,要懂得循序渐进,要懂得细水长流,厚积薄发。
另外一个是高强度的消极思维,就比如我们都接受一项任务的时候,我们表现出忧心忡忡的那一面,比如说总担心事情会往不好的方向发展,另一面是你潜意识一种是认为这些事情会让你疲惫不堪。这就是一种高强度的消极思维。是一种消极自我暗示,这种意识会消耗你身体的能量,这种高强度的消极思维也是你不理性的去害怕某些恐怖的事情会发生,这种胡思乱想,会出现一个最大的状况,就是如果我这个PPT没做好,那我就会让老板批评,就会扣工资,然而,有这种高强度的消极思维的话,往往事情的结果确实是会朝着你这种消极思维的方向去发生。所以很多时候人还是需要有一种阿Q精神,阿Q精神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一种自信精神,你要懂得船到桥头自然直的精神理念,因为人的思想很多时候也是有磁场的,你想着事情会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他就真的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你越是去担心,去害怕他会朝着一种不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它的结果真的会很容易朝这个方向去发展。
所以,在充分认识到高能情绪,过度自控,杞人忧天,错误地认为自己会累垮等等,当我们在精神上把自己逼到极限的时候,我们就会耗尽那些可以用来把工作做好的重要能量,这样我们遇到的挑战或是重要任务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非常疲惫,我们的认知能力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要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让自己掌控自己的能量,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少一些自控力,我们需要少一些高能情绪,少一些刻意的过度自控,少一些杞人忧天,把自己的能量储备起来,慢慢地释放,这才是制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