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记(二)——魔都行

来上海已经6年了,马上要离开。上海的点点滴滴早已潜移默化融入我的血液。离开,总有不舍。

端午放假,好友又请了一周调休,于是凑成长假,从大老远的吉林过来玩(看)耍(我)。虽然每逢有朋友来,江浙沪的大景点就会陪着遛一圈,但是这次不同,毕竟我也很快要离开这座生活了6年的城市。

这次旅行,算是告别。

Day 1

飞机下午落地浦东机场,我们直奔机场大巴,辗转回到学校已是将近晚饭了。

晚饭我们就近在学校一家温州人开的餐馆解决。因为我的一位老师是温州人,之前有口福吃到过师母自家做的鱼饼鱼丸,看到校园里开了家温州店,就急吼吼跑过去问有没有鱼饼。老板很实在,说鱼饼成本太高,只有瘦肉丸。之前去过温州,才觉得这家瘦肉丸确实味道良心。于是我一停脚,就拉着东北妞来尝尝。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海的魅力不仅在于她广泛吸纳各地美食,更在于她可以为每一个普通人打开一扇天窗。

当晚,借另一位好友的光,带着东北妞在上音贺绿汀音乐厅听了一场毕业生的音乐会。普通人是很难接触艺术的,绘画、舞蹈、音乐……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异彩斑斓的万花筒,而对普通人,则如雾里看花,难以触及。

上海的魅力正源于此。你可以轻轻挥动指尖,就能触碰古老的建筑,那湾通商开埠的港口、那些嘈杂喧嚣的弄堂离你不再遥远。你也可以竖起耳朵,仔细发现,就会寻到很多免费的高雅艺术,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音乐的殿堂里会产生万般可能。一把胡琴可能不再是悲鸣的《二泉映月》,一架钢琴也可能不再是涓涓流淌的《蓝色多瑙河》。在五线四间的空间里,你可以只用耳朵感受色彩斑斓的世界,触碰阳光的温暖,感受不一样的跌宕起伏。这大概是坐在我们前排的父亲带着一个盲童来聆听的一个原因吧。

Day 2

第二天。早起我们睡到自然醒大概8点多,在学校附近的老盛昌汤包馆买了苏州汤包,顺便在旁边的红宝石蛋糕店买了一盒奶油小方作为餐后甜点。

苏州汤包确实是我吃过汤包中偏甜的了。咬破皮的汤汁我一定会倒掉再蘸上醋才合口。最美味的还属奶油小方。据说是一家中英合资的公司,动物奶油,不甜不腻。尤其刚从冷藏柜取出,趁微微凉打开塑料盒,勺子纵向挖一下,淡淡的奶香和糕点一同入口,只一口,便是丝滑入喉,不可方物。

图片发自简书App

挺着鼓鼓的肚子,武康路把我们带到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武康大楼。这位耄耋老人在岁月的打磨下依然精神矍铄。作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物”,让这里的人们记住她的可能不仅仅是大楼著名设计师匈牙利人邬达克,而是她以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久经世事。她鲜活的存在于行走在大楼里历史名人的笔下。

大楼的底层用于商用,中高层窗户大多紧闭,倒像是闺中女子,深邃而神秘。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武康路确实是名人故居密集,在这里,你可能不小心就走进了一个文人的庭院,徘徊一下,唏嘘一番,时光与阳光交汇容易让人出神,又让人心升欢悦。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田子坊在节假日里显然更受青睐。大大小小的店铺是江浙每一个古镇每一个古镇里的小店的缩影。比如,你可以看到上海老酸奶,杭州老酸奶,乌镇老酸奶……

如果对建筑稍微留意,石库门风格的建筑这里可以看到很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石库门,以前叫“石箍门”,意思是门的外围让石头围起来,这个“围”就是“箍”,后来改叫“石库门”了。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种我能理解的解释,觉得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椰子蛋”是我们在田子坊里发现的新宠!拿来新鲜带壳的椰子,一把刀分分钟,连肉带汁奉上。外层白肉不破,里层椰汁不撒,去壳后放在盒里,一个吸管破椰肉入内就能吮吸到甘甜清凉的椰汁,喝完还有肉肉,真是飘飘欲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动图来自网络,侵删)

一个椰子蛋,两人吃得撑,唇齿留香。

大概到下午两点,我们被人群挪到了提前团好的一家日料店,吉菡寿司海鲜饭。团购一人68,海鲜饭,寿司,沙拉,海藻,外加一份味增汤,单份两个人没吃了,价优物美,三文鱼非常新鲜。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田子坊出来还是午后的光景。为了看东方明珠夜景,我们半路在豫园下了车。如果你对园林宗教建筑不大了解,豫园—城隍庙其实可以略过。看,这高挑的建筑扎进如黑芝麻般的人群中,取影留念,实不容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尽管不懂豫园一带的原委,但还是本着“来过”的心逛了一周。感慨于建筑与天公甚美,之后直抵东方明珠。

至于东方明珠、外滩的游玩经历,节假日长长的排队人群,乌泱泱充盈在我脑子里。个中感想容下次分享给大家吧。

————————————————————

站一个制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街道和楼房凸现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而它则是中国画中称为皴法的那类笔触,是将空白填满的。当天黑下来,灯亮起来的时分,这些点和线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

那暗看上去几乎是波涛汹涌,几乎要将那几点几线的光推着走似的。它是有体积的,而点和线却是浮在面上的,是为划分这个体积而存在的,是文章里标点一类的东西,断行断句的。那暗是像深渊一样,扔一座山下去,也悄无声息地沉了底。那暗里还像是藏着许多礁石,一不小心就会翻了船的。

上海的几点几线的光,全是叫那暗托住的,一托便是几十年。这东方巴黎的璀璨,是以那暗作底铺陈开。一铺便是几十年。

王安忆《长恨歌》

——————————————————

上面的文字,是我第一次没见到上海时,从朋友送我的书中了解的上海的样子。

一转六年过去了。时光在变,时光也搁浅在我柔软的心底。

————————————————

一眨眼已经离开上海十多天了,好像离开了很久。

去上海玩最重要的事再叮嘱几句吧:

(1)不要吃小南国(不是托)

(2)不要坐外滩的观光隧道(观光不是风光,是灯光,如果你没有见过路灯就自便吧)

(3)东方明珠买到第二个球球就好,第三个球球不值得看

(4)黄浦江有2元轮渡,又方便又便宜

以上啰嗦土豪请绕道啦。

最后的最后,❤aishanghai❤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深冬的清晨 凛冽的风 吹入骨髓 哆嗦的手 拿起鱼食 撒入水中 鱼食像颗颗弹球 跳跃开来 猛然发现 水面已结冰 心中...
    千古花蕊阅读 2,688评论 0 1
  • 这是一本给孩子的幸福生活指南。适合2-100岁。 作者在前言中写道:一个婴儿大脑研究方面的专家说,想象每个婴儿一出...
    Jessica77阅读 3,873评论 0 0
  • 何必惊扰人,莫问出处,只道是英雄。
    runzhi阅读 1,118评论 0 0
  • 各位班主任,请号召同学们制作一些微视频。具体要求如下: 一、主题。 1.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2.培育和践行社...
    烟神阅读 4,3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