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

滚滚红尘,不外乎些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生如戏,谁不是在扮着生旦净末丑?民间一场大戏,成年人的心里,想到的是尔虞我诈。小孩子的眼里,看到的全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往事数十载,那些沉淀下来的,竟是如此纯真与美好。童年历历,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些年的乡村看戏故事。


01

身在异乡,常有人问我老家哪里,我说河南。对方往往瞪大眼睛:豫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可见这剧种影响之深远,豫剧成了河南人的身份符号。

若再问河南哪儿呀?这时候我往往反问他们:“内乡宛梆知道吗?道情知道吗?申凤梅和毛爱莲有啥关系?”

若答得上来,说明至少是半个河南人,共同语言就多了去了。若答不上来,我就是告诉你我是南阳的,你也是云里雾里。甭论豫剧不豫剧的,顶多算个“梨园春”的粉丝罢了。

豫剧因为戏词和唱腔干脆流利,旋律欢快优美而广为人知,广为传唱。作为最大的地方戏,半个中国都有豫剧团,民间戏班子和戏迷不计其数,从分布看,属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

文革时庄上有戏班,父辈那个年龄的青年都上过戏台。庄西头廷和大伯长得白净,常主演旦角,但唱的是现代新戏。因为破四旧把封建思想和戏箱戏装一起烧了,只能唱《红灯记》《沙家浜》的豫剧版本,而《打金枝》《下陈州》这些老戏只能跟自由言论一样憋在肚里。

宛梆、道情、越调、曲子、花鼓、二簧甚至河南坠子都躲在角落瑟瑟发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人们又试摸着唱传统戏,演员、老戏又和农村经济一起恢复了元气。

小的时候没有电视、手机和互联网,大人也没地方打工去,庄稼汉农闲最高端享受就是看戏,春上或者隆冬,有威望者、有喜事者、资深戏迷都有可能张罗起戏。

他们去附近乡村戏班子联络并邀请来庄上唱戏,谈妥条件和要求,这个过程就是写戏。

人们兴高采烈,抓紧套车叫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回娘家来看戏。


02

戏班子来的前一天,写戏的满庄找树骨碌、门板、麻绳、梯子等搭戏台子的物件,后半晌戏台子搭起来了,戏班子的车也来了,在戏台顶蒙上遮阳遮雨帆布棚,戏箱一个一个抬到戏台子后场。

戏子也来了,分散到各家各户去,吃百家饭。

每天前半晌排练,在一个空旷的打麦场里,兵将娃们一个个排队打侧旋,刀马旦和武生拿着刀枪棍棒一阵厮杀,团长一一说戏,除了不穿披挂不化妆,其他跟表演时一模一样。

后半晌,好戏开场了。台上挥汗如雨,高唱低吟,锣鼓家伙铿锵激昂,打斗难解难分。

台下看戏的人面带会心的微笑,轻摇蒲扇,手巾汗香浓郁。

喝罢汤,夜场人声鼎沸。附近十里八乡戏迷如约而至,比后半晌人更多,有坐的,有站的,有圪蹴的,还有趴麦秸垛和上树的。个子低的钻到戏台子侧旁,视力好的远观,实在看不见的只有听戏,和着弦子摇头晃脑,以便发挥充分的想象力。

年纪大的,坐椅子上抽着旱烟,双眼微闭,半梦半醒享受戏曲人生。

庄上供电不及时,戏班子唱夜戏常用的是气灯,灯具底部铁壶里装几块电石,兑上水,壶侧有个微型打气筒,隔一会儿灯不亮了,剧务上来把灯取下,提着那打气筒呼呼打气。

煞戏了,观众不愿离席,传统习惯戏班子要唱“找出”,再找一出小戏或片段,以飨观众深夜作陪。有时是武戏,有时是文戏,有时是老生独唱。“找出”属于赠送的项目,正戏plus,跟郭德刚的相声返场有一拼。


农村夜场戏曲表演

03

小孩没长性,不过看看黑头激昂的高腔,花旦华丽的扮相,小丑搞怪的倒焦儿。我喜欢圪蹴在戏台子一角,便于看清他们的一举一动,还有伴奏的锣鼓家伙咋发声。

有时钻到后场,看旦角和黑头咋化妆。重要的角色都是一人一箱,有人伺候,刚入行的跑龙套,伺候主角。红脸和老生带胡子,胡子粘在铁丝上,前面咯住牙叉骨,两侧挂到耳根上,还要噘噘嘴,调整到得劲为止。

胡子也是角色经常摆弄的道具,演出时不时用手捋来捋去,有时还用手从下面托起来,或是捋向一侧,并及时向前跨上一步,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须生。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看徐帆主演的电影《鸡犬不宁》,故事发生在河南开封,相对真实,里面些许细节镜头能够满足您这些需求。

遇着老生慢条斯理或者老旦青衣如泣如诉,小孩就睡了。更小一点的孩童,既不看戏,也不看热闹,更不睡觉,开场不大一会儿就要回家,而戏正唱在要害处,解决的办法是相互妥协,由家人带到戏场外买零食维持和平。

卖花喜糖的最多,其次是花生、葵花籽、苞谷筒、炸苞谷花,苹果、桔子最少。

花喜糖现在市面上少了,主料是膨化大米,加各色糖稀,用模子压成不同颜色的圆球,棉线穿串,九至十一个一串,有大球小球之分,大的2分或5分一个,小的一毛一串。

卖花生和葵花籽的把炒货拢成堆,看见小孩就喊“焦落生儿、葵花籽儿啦!”

炸苞谷花的不用叫卖。手套擦了苞谷花机铁肚盖口,倒进去一小茶缸苞谷籽儿,合上盖卡紧,再绞紧丝杠,正反向旋转炉架上滚动的铁肚,受热均匀。

焦炭无烟,随着风箱手柄推拉,通红的火苗贪婪地舔着苞谷花机的铁肚皮。当压力表指针指到中位,停止推拉风箱,把铁肚从炉架上取下,铁盖端伸进硬质洋铁桶做的容器,容器尾部一般使白布袋延长。右脚踏紧铁肚,右手用加长套筒做杠杆,瞬间压开铁肚盖,“嗙”地一声巨响,伴随一哨白气,爆米花生成。高温高压下的苞谷籽儿突然被释放,自暴自弃,完成涅槃,产生新的生命循环。

这就是炸苞谷花,有的地方叫爆米花,当然是可以爆米的,需要加几粒糖精,口感糯甜焦香,哄小孩上好佳品。

苹果和桔子等水果非本地出产,物以稀为贵,只有家里条件好的才肯给孩子买。


04

有一天喝罢汤,戏照常开演,我钻进戏台子入将一侧演奏席,发现一种人称“老鳖嗡”的大家伙,凑近了看,是一件大型弦乐器,营造低音,大概是用来产生厚重共鸣效果,别的孩子也来看稀奇,熙熙攘攘,拥挤不堪。

小叔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地说,“想吃苹果不想?想吃跟我走,你圪蹴苹果摊儿前边,光挑,白买。”

不买吃啥苹果?况且我兜儿里连一个五分硬币都没有,空手套白狼吗?素知小叔多智,会是变戏法吗?我将信将疑,按他说的去跟卖主磨牙。“你挑你的,啥也白管。”小叔语气肯定得不容置疑。

锣鼓家伙铿锵如旧,梆子节奏明快,一气呵成的唱腔干净利索,所以河南人脾气有时候很急,大概是受豫剧影响至深。

“你这娃儿整啥哩,真大一点儿不学好!”卖苹果的霍然站起,指着小叔痛骂。

“你这娃儿也不中!”那枚黑粗的手指又指向我,恍惚之间要打下来。

我果然一念之差沦为同伙,被他肯定地下了结论,觉得那双黑眼无限严厉地射向我,后背发凉,股膝酸软,恨不得钻天入地,逃避这无边无际、无休无止的羞辱,人在囧途,慌不择路,低头无限羞愧地逃走,心里只想着可白叫旁人看见。

走出几十步,小叔麻利地爬上一棵洋槐树,坐到老末股上,叫我也上树。偷鸡不成蚀把米,别无选择,只好一条道走到黑,反正已经学坏了,捉摸着万一被家里知道会不会挨打,一边想,一边就幻觉屁股刺疼。

“呶,拿着,吃吧,鞋儿好,瞅你吓哩!”

小叔递给我半个苹果,我犹豫着接了过来,也不管脏不脏,带皮啃了一小口,汁液鲜美,酸甜可口,触电般瞬达全身,所有的不安和烦恼转眼就烟消云散,戏台子上咿咿呀呀正唱到好处。


05

三十多年过去了,庄上已经很少起戏,人们各自忙于生计,无暇他顾。专业剧团、起会时飙戏的那些不同剧种戏班子,也随大学生不包分配的大潮逐步瓦解,改唱红白喜事、包间雅座去了。

偶尔,还能隔着车窗看到集镇道旁一闪而过的戏台子和熟悉的场景,观众寥寥,溃不成军。

晚上散步,公园一角也还有拖着劈劈啦啦音箱顾影自怜的爱好者天马行空地释放自我。

如今,尽可以冷暖恒温地坐在干净宽敞的客厅里,或者大剧院的某个角落,恣意观赏自己喜欢的剧目,分辨合奏乐器的高低音准,谈论着张火丁们的流派唱腔,充作高雅上流,童年时看戏的热切渴望与巨大满足却一去不复返了。

生活没有了参与感,也就失去了存在感。我不止一次地想,是我们必须顺应时代,还是时代必须顺应我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734评论 6 50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31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133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3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585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62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6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53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87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92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1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35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37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55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8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4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6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西窗君 按: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无论是戏还是人生都要本色出演,演的好,成名角,活的好,有奔头。小小一出戏,淡笑...
    写字对手阅读 1,846评论 31 50
  • 一到农闲,戏院就会请来戏班子唱几天大戏。 戏院在贾寨,是公社驻地,下辖十八村,是唯一的一个戏院。 戏院简陋,土台子...
    文暖书香阅读 1,173评论 9 4
  • 小时候,有一次因为看戏,我差点走丢了。 那是一次物资交流大会,人潮人涌,货物很多,好玩的、好看的也很多。 当时的我...
    岁月如歌_f6ba阅读 196评论 0 0
  • “啊嫲拿支扇晃啊晃,她说她目不涩(不困的意思)……”当听懂了玩具船长(玩具船长:潮汕民谣乐队,唱的是潮汕话,带着本...
    陈左阅读 6,717评论 0 4
  • 时光像针尖上的水滴悄然而有节奏地流逝,蓦然回首,才发觉那么多的日子早已过去,只留下一些片段珍藏在记忆里。 这两天看...
    言莫邪阅读 59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