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说明:相关总结属于个人学习笔记,请勿商用,感兴趣的可在极客时间订阅该《乔新亮的CTO成长复盘》专栏学习,谢谢~
初中级别管理者
初 / 中级管理者: 解决效率问题
高级管理者: 解决价值问题
“价值问题”的核心是要对需求的价值和正确性作出回答,明确需求在公司季度目标中的地位,决定需求的优先级。是个高层战略问题
初 / 中级没有话语权,只能执行。
难度最低的办法:
- 保持专注:千万不要同时处理多件事情,不要边回邮件,边开发,边处理紧急需求
- 要有目标感:每天的check list ,完成打勾,但是容易写流水账,目标不明确, 最好还是以月/季度为目标,寻找成就感。
学会时间管理
一个始终在处理紧急问题的管理者,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管理者不应该是职业“救火队长”。可以利用团队的力量去分担。
在时间规划上为紧急问题预留时间。
时刻想着这个月与季度的目标是什么。
思维陷阱和认知灌输
《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员工一遇到困难,就会习惯性地来问管理者:怎么办啊? 猴子跳回到管理者背部,指挥管理者。
思维陷阱一:下属为何这么笨? 正常,他工资原来就比你低。
思维陷阱二: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让别人有发展,自己迟早会有发展,因为这至少证明你的管理能力在上升。
在此后的授权与审查过程中,每当我不得不替下属完成部分工作,我都会告诉他:这是你的工作,我是在替你完成工作。一定要让下属意识到,“猴子”还在自己背上,不能总是指望 Leader。
高级岗位员工的适应时间是一个半月,还是不行要果断开除。
总结:
不要以为职位越高,工作就一定越忙。我个人的经验是,从初级管理者到高级管理者,在工作量方面其实是更轻松了,做初级管理者时是最累的,当然,我说的是身体累,而不是心累。高级管理者,要在战略认知能力、看清全局能力和抗压能力等方面接受考验。
保持专注、学会时间管理、做好授权审查,在我眼中,这是初 / 中级管理者解决效率问题最有用的手段。
高级别管理者
即使需求处理量提升至 150%,仍然无法满足业务方要求。所以在高级管理应该去解决价值和优先级问题
所谓“价值问题”,就是要对需求的价值做出回答,明确这个需求在公司季度、年度目标中的地位,决定某个业务需求的优先级。
表面上公司是在为了需求积压而焦虑,实际上是在为业务发展的困境承受煎熬和困扰。
破局方法:
- 建设产品型研发组织结构,做战略上的聚焦:
- 在“项目驱动”的模式下,可能没人对需求的价值作出负责任的回答 —— CEO 或 某事业部总经理单个人的精力不足以覆盖每一个需求;
- 但在“产品驱动”的模式下,所有需求都应该是对产品价值的准确回答,因为这是团队共同的责任。
前提,就是团队能力不错,如果整体能力还不完善不建议玩这么大。
模式改变面临的问题:
- 业务抱怨,还把需求项目100 改成30的产品需求,谁来负责
- 老员工行为模式固化,需要有产品思维去一起参与的开发,每个具体的人实践有难度。
回答:
- 老员工行为模式固化,需要有产品思维去一起参与的开发,每个具体的人实践有难度。
- CEO 对业务和产品的认知,决定了他会不会说服业务部门;CEO 应该重新定义技术部门的 KPI 或 OKR。数字化转型,其实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战略聚焦。
- 重新规划考核体系,并将业务部门纳入考核;重新定义激励体系,从面向需求转为面向产品。要辐射到业务部门甚至人力资源部门,这更加困难。技术人的脾气是将数据和细节做到极致,最终一定会将流程里的所有变量纳入体系、进行考核。对于任何一个产品,考核业务部门 IT 化水平,考核 IT 部门为业务部门带来的增长,就是业务 IT 一体化,业务就是 IT,IT 就是业务。
总结:
追求效率要适度,追求价值则要无所不用其极。管理者战略层面懒惰,逼迫下属用勤奋来解决战略问题,期望下属做得“又快又好”。基层员工在执行上的勤奋,无法弥补高层在战略上的懒惰。
而对高层乃至 CEO 的认知影响,无疑是此类问题中,最困难的部分。 不过可以通过外部咨询的方式给 CEO 提供转型意见,最终也“曲线救国”,成功实现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