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长听得清楚,看得分明。见曹操百万人马象一望无边的大海那样暂时平静了下来,刀枪旗幡又似大船的篷帆一样落了下来。
听得曹操打招呼,心里想,曹操啊,我不能同你老实说,孔明先生早已给我锦囊一封,命我照锦褒背诵。等到锦囊背完,你的人马逃得精光。我心里有点不相信,背锦囊能背退百万大军,这好象有点神话色彩了。
对曹操看看,请你与我配合好,我背完一段或两段,你就退兵吧。哪里知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一点不错。说到三段背完退兵,绝对不会听了二段半就退兵。
云长想到这里,把手中龙刀在鸟翅环上架好,将身躯在马上一侧,绿袍袖子一抖,对山脚下的曹操把手一拱:“下面丞相,关某还礼了。”
“将军少礼。哈……啊,君侯,带领人马在此有何事啊?”
关将军对他看看。你曹操就是这点不好,喜欢装腔作势,装聋作哑。
明明你要剿灭我等弟兄,却反问我干些什么。那末我也来问问你看,为何兴师动众?
“请问丞相,带兵到此何事?”
“若说曹某末,哦……”
曹操心里也在转念,红面孔倒也非常厉害,我问他干什么,他倒先要问我干什么。
算了,大家都是明白人,不必再兜圈子了,有话就明说了吧:“将军听了,令兄刘备烧皇师二十万,龙心大怒,欲命老夫拿捉令兄。当阳被刘备脱身,老夫带兵追赶,不料在此途遇将军。请问君侯在此何事啊?”
云长一听,想,你这老贼真是老奸巨猾!当了我的面,横一个刘备、竖一个刘备。既然你实说,我也同你打开天窗说亮话:“丞相听了,关某奉令带兵在此飞虎山前——”
“何事啊?”
“拿捉——”
“拿捉谁啊?”
这个老贼一点不识相,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真是赶老虎上山——
“拿捉丞相!”
云长说完,面孔板,凤眼弹,起右手一把抓起鸟翅环上的龙刀,对下面的曹操将刀一荡:“已在此等了你长久了!”
“这个末……”
曹操见云长红脸铁板,知道他火冒了,一下子无言可答,没有了落场势,独是这个,那个。
关云长知道曹操的贼脾气,让我背一段锦囊给他听听,但愿他听了就跑。
将龙刀重又架好,口中念念有词:“丞相听了,关某奉军师将令,埋伏火攻在此飞虎山前,要把你丞相的人马,烧个全军覆没。本当早已下手,因在皇城受你六十三天之情,因此未曾下手,特此关切。望丞相大队速退,不然后悔莫及。”
“火攻!这个·……”曹操想,刚才长坂桥上遇到你家三弟,也说奉命埋伏火攻,结果是虚惊一场。现在你也说有火攻,这话要是放在别人嘴里,我只当他是放屁。你从不扯谎,说到有火攻,倒要让我思考一下。
心里想,诸葛亮用兵虚虚实实,料事如神,我不得不防。因此,信疑参半。
这是买你关云长的面子。那末退兵吧?
千万不能退!我这里阵脚一乱,他趁势一追,百万大军肯定溃不成军,自相践踏。
况且凭你这句话,半点火星都未见到,我一退兵,岂不要被人耻笑我曹操气壮如牛,胆小如鼠,打仗不动脑筋。
因此,只是敷衍,却不动身:“多蒙君侯容情,老夫立即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