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就是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的——每周工作4小时,人间理想啊!虽然不一定看了这本书就能让自己达到这个美好的目标,但是作者自己应该是差不多达到了吧,抱着想知道作者是怎么做到的以及做到之后他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好奇心,看完了这本书。
作者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两个点:控制物欲,提高效能。
其中控制物欲主要靠心法,要对自己进行剖析,不要盲目去追逐金钱,金钱只是手段。有了钱要去做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很多自己想做的事并不需要太多的钱。只要不陷入物质和地位的攀比,其实我们对金钱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而提高效能就需要心法和功法结合了。一方面要明确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另一方面应用各种方法分析哪些事情是不符合自己目的的,要调整甚至删除,把自己有限的时间放到最有利于目标实现的事情上。当然为了避免走火入魔,你的生活还需要有爱,不能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忽略了身边的一切。
总体而言书本的内容并不算太创新,内容与许多成长类书籍类似。但作者本身应该是一个目标明确,聪明而有才华的人,他真正的把他书中所写的这些内化了,并且活用了他所列举的方法,最终达成了他现在让自己非常满意的人生。书中的理论和方法是死的,但是当我知道有一个人,也就是作者,真正的内化了这些理论,并利用这些方法达到了这个让我非常羡慕的成就,这个故事才是最让我触动的。读伟人传记大概也是这样,他们向读者展示了一条路,或许这条路荆棘满布,无比曲折,但是曾经有人走过,并且通过这条路达到了他们现在的终点。如果读者也想去那个地方,或者读者想去的地方与那里相似,那总是会受到激励和帮助的。
作者应该是一个时刻充满活力,而且很有趣的人。
书中还有一个对我而言很新也很有吸引力的概念——迷你退休。其实自己有过这样的想法,每年有一两个月去一个新的地方住,感受这里的生活,然后再回到原来的地方正常生活工作。自己以前一直将这样的行为定义为度假,但是现在觉得作者的概念更好。退休不一定非要到自己年老体迈干不动了的时候,如果每年都能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去做个短暂的休整,似乎工作到七八十岁甚至更久也不是问题,更别提作者的另一个前提——工作也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能达到那真的是人生理想,活到老干到老完全不是问题!
但是的但是,虽然看书的时候很被作者的生活所吸引,也被作者的心态所感染,然而回到现实,却还是感觉脚步略沉重。也许这种方式更适合于孤家寡人,或者是自己的兴趣能为自己带来可观收入的人,作者属于后者,而自己也在努力成为后者。
阅读摘抄:
——因为全球化3.0时代,我们必须对懒惰进行全新定义。懒惰——容忍令人不满的现状,让客观环境或其他人决定自己的生活,或者积累着财富,却像走过办公室窗户的路人一样走过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缺的是时间,那么你开什么样的车,在银行里有多少存款,都没有意义。
——目前,我的个人目标是,每两个月的工作之后,就有一个月的海外生活或者一个月的强化学习(探戈、搏击,什么都行)。
——“总有那么一天”,这个借口会像疾病一样,将你的梦想和你一起带入坟墓。不断地权衡利弊也没有意义。如果这对你来说很重要,而且“最终”你会这么做,那么现在就做吧,边做边调整。
——寻求宽恕,而不是寻求许可。如果事情并不至于毁掉你周围的一切,那么就试着去做,然后证明它是正确的。人们——无论是父母、伴侣还是老板——情感和本能上也许会拒绝,但是事后,他们会学着慢慢接受。如果事情造成的损失不会太大或者有可能弥补,就不要给别人说不的机会。大多数人习惯在你动手做之前就来劝阻,但是一旦你开始做了,他们的阻挠就变得犹豫了。要学会做一个麻烦制造者,真正搞砸的时候也要学会说对不起。
——生活方式设计并不旨在于创造过多的空闲时间,这事实上是有害的,而是致力于积极地利用空闲时间,简单地说,就是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被迫去做不想做的事。
——让自己跟着金钱的车轮忙碌地转动,假装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你还想方设法地让自己分心,以至于无视这一切的毫无意义。
——放慢步子,记住这一点:大多数事情看上去并没有多大差别。显得忙碌只是懒惰的一种形式——懒于思考和未经选择地去行动。
——没有一定的利益,一般人是没有动力去好好利用时间的。
——因为有8小时的时间要填满,我们才有满满8小时的工作。如果我们有15个小时,我们就会工作15个小时。如果有一件紧急的事情需要我们2小时后停止手头工作,而工作又不能拖延,神奇的是,我们往往会在2小时之内完成所有这些工作。
——增加成效有两种顺序互相颠倒的办法:1、只做重要的事情以减少工作时间(80/20法则);2、减少工作时间来做最重要的事情(帕金森法则)。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两个一起用:确定几件影响收入的重要事情,用非常短和清楚的时限来计划它们。
——我每周一会用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查阅商务电子邮件,但我在国外的时候从来不查收语音邮件。从来不会。
——但是,如果某人有紧急事件怎么办?这类事情还没有发生过。我的熟人们都知道我不会理睬那些紧急事件,所以紧急事件或者没有发生过或者发生了也不会来烦我。如果你把自己当作处理信息的瓶颈而把权力下放给其他人,问题就会自行解决或者消失。培养选择性忽视的能力。
方法论:
以下方法论只做简述,整体较为复杂,书中有详细描述,若是感兴趣建议查看原书。
1、消除恐惧:问题和行动
通过询问自己一系列问题,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以及现在不去做所担忧的点,分析思考各种后果和可能性,最终一般会发现自己的担忧都是过度的担忧,其实最大的风险恰恰是什么都不做带来的。
2、帕累托法则/“80/20法则”
人生中80%的烦恼来自20%的原因,而80%的快乐也来自20%的原因。找出这两个20%并相应处理,就可以最高效的减少烦恼,增加快乐。
3、帕金森法则
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度与所分配的晚餐任务的时间密切相关。换句话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不要因为任务重要就给自己很多的时间,没必要。时间的压力会促使你集中精力去执行。
4、快速阅读
逐步锻炼的过程,指读——扫读——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