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已然接近尾声,各自的步伐也越发紧凑。各大商家都在冲年末最后一波销量,各大平台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开展总结和展望工作。我们呢?当然是在筹划着最后几天该如何渡过,该以怎样的姿势迎接新的一年。
确实,我们也只需为自己这一年的感悟,成长做个结,其它方面不用我们亲自动手,自有平台来完成。这不,网易云、微信读书…都出了2022年个人总结报告。相对而言,歌听的不多,书倒是也没看多少。
即便如此,作为极好的日更素材,自是不能放过。那就顺着我的2022年读书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这一年,算上李娟的《羊道》三部曲,前天刚看完的一本约翰·史崔勒基的书《世界尽头是咖啡馆》以及一本纸质书,房琪的《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一共读完了51本,比预期目标多了一本。
形式上的读完当然不能等同于内容的吸收,二者隔了十万八千里。那为什么还需要把阅读数公布出来呢?寻得一个心理安慰罢了。
为了不辜负微信读书团队的一片苦心,正好也可以偷偷懒,那我就着这份2022年的读书报告来对自己近年的读书情况做个总结吧。
1,选书:由名家推荐到兴趣导向
最开始接触第一本课外纸质书(完整的看完)是在大学的图书馆,王小波老师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经由这本书推荐,陆续看了好些书,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杜拉斯的《情人》,黑塞的《悉达多》…
可当时并没有考虑自己的阅读基础以及文学底蕴,好些书看的云里雾里,甚至是枯燥的很。这时候确实会怀疑,怎么我就体会不到这些书是多么好,语言是多么的美。
待自己陆续看了一些书,尤其是用微信读书软件后,能够循着兴趣挑自己喜欢的书了。
2,困惑:读不下去的书要硬撑吗?
这也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常有的困惑,可又执拗的很。有时候选的书是根据评分来的,大家都认为的好书,我也得读读,要不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可好些书确实是读不下去,比如太过专业的书籍,与自己的生活太过脱节的书籍…可好些时候,看某些书成为了某种标签化的入场券时,自己也会想拼了命的往里面挤。结果就是读到一半,进退两难的时候,干脆不读了。
还记得最近读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这本书花了近30多个小时,读到了80%多,放假期间总想着在某一天内把接下来的看完,越是这样要求自己,越是一点进展都没有。
这本书没读完,我是不会开下一本的,也就耽误了总体阅读进度。没办法,实在是读不下去,最终还是弃了。自此之后,阅读的状态好多了。
3,喜好:非虚构类作品仍旧是我的最爱
最早的一篇纪实类社会文学是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随后接触到的非虚构作品有,梁鸿老师的梁庄三部曲,黄灯老师的《我的二本学生》,李娟老师的《羊道》三部曲…
这期间,也读了其它题材的相关书籍,最终还是回归了非虚构类作品。可能是作品传达出的真实吸引了自己?它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是缓缓道来的叙述,写的客观平实,事务自会折射出本身蕴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