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 · 批判性思维指南》的读书笔记
一、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对资料(演讲、文章、视频等)进行系统性评价以尽可能全面有效地形成自己观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帮助建立相对全面的世界观。
与批判性思维相对的是海绵式思维,它强调对资料吸收和记忆,不需要艰辛的思辨过程、不强调信息和观点的真伪,但随着吸收的知识增多,也就越能理解知识的复杂性,为更复杂的思维提供了基础。
为什么要掌握批判性思维
海绵式思维每个人生下来就具备的思维方式,但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大多数人都会对听到、看到的资料产生质疑,会思考这些资料是不是真实正确的。
批判性思维就是将这种质疑精神加强,掌握这种思维方式能够使我们更有效的进行“质疑”、发现真相。
如何使用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是指批示判断,强调对全面挖掘资料的信息、客观判断资料的有效性、可信度(哪些部分可信、哪些部分不可信);而不是批评审判,不强调驳到对方哑口无言。批判性思维既可用于评判别人的见解、文章、看法,也可用于评判自己的。
在实际使用批判性思维时,需要注意:
1.明确目的,不要为了维护观点、抨击对手而使用批判性思维,这无益于发现真相。
2.调整心态,不要由于情感因素接受或拒绝某个观点,失去理性分析的能力。
3.审视主题,不要在不值得的话题上使用批判性思维,浪费时间精力。
4.注意方法,通过具体的批判性问题,发现论证的不充分性,进行有效批判。
二、论证的基础逻辑
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资料都在向我们表达某种观点,每一个完整的观点表达过程均可看做一个论证。
一个完整论证包含三个显性要素(论题、证据、结论)、一个隐性要素(假设,含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通过抽丝剥茧的找到这四个要素,我们可以将论证的核心结构简化成这样的描述:针对【论题】,作者在【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的影响下,通过【证据】,得出了【结论】。
可以用下图表示
我们对资料进行批判时,就是对这四要素内容、要素间关系进行讨论。以下将对四要素进行分别说明。
1.论题
论题是论证的主题,即这段资料、这个论证在围绕什么主题进行讨论。论题分为描述性论题、说明性论题两种。
描述性论题:某个内容(观念、方案、政策)是否正确。
说明性论题:针对一个具体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
换言之,描述性论题是判断正误、说明性论题是开放作答。
2.结论
结论是作者通过一系列推理向受众传达的信息。描述性论题的结论是“正确与否”,说明性论题的结论是具体方案。
3.证据
作者用来证明结论正确性的依据,主要类型有:事实、研究结果、案例、统计数据、权威意见、比喻、类比。
4.假设
假设是作者没有明确描述、但对结论有极大影响的主观观念或客观事实,分别是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
价值观假设:作者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
描述性假设:作者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子(包含过去、现在、未来)。
这两类假设之所以被没有明确表述,往往是由于作者认为这些假设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并非是故意隐瞒。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只能说“假设”成立的情况下结论是正确的。相应的,当假设不成立时,结论也就未是正确的。更无奈的时,不论一个主观的价值观假设看起来有多荒谬,我们都无法证明它一定是错的。(这里以后应该加上《世界观》的读书笔记^_^)
举个例子
小明的姐姐小红最近经常神不守舍、晚上很晚回家。小明的父母让小明帮忙注意姐姐的情况,有消息立刻告诉他们。小红告诉小明,她早恋了,并告诉小明这是她应该自己的自由、不希望父母干涉。小明该不该告诉父母姐姐早恋的事情?
论题:小明该不该告诉父母
证据:
1)父母要求小明告诉他们
2)姐姐要求小明不告诉父母
3)姐姐亲口告诉小明她早恋了
可能的结论:
1)告诉父母
2)不告诉父母
对应的价值观假设:
1)对父母诚实很重要
2)恋爱自由很重要
所以,面对同样的论题、相同的证据,不同的价值观假设会推导出不同的结论。
再举个例子
小明问小黑他应该去哪家餐厅吃饭,小黑说:“去吃新开的【广告位招租】吧,朋友们都跟我推荐它”。
对于小黑而言,他的论证是下面这样的
论题:小明该去哪里吃饭
证据:小黑的朋友们都推荐【广告位招租】
结论:应该去【广告位招租】吃饭
可能的描述性假设:朋友们都说这家餐厅很好吃
对应的价值观假设:好不好吃是选择餐厅最重要的标准
能够发现,“朋友推荐”在事实层面是有更进一步的信息的,但作为受众的小明并不知情,这就是描述性假设。
同时,如果我们将上面的价值观假设替换为“环境好不好是选择餐厅最重要的标准”,小黑的结论恐怕就不会是推荐这家餐厅了。
另外,上面的“好吃”可以随意替换为“性价比高”、“环境好”、“距离近”、“上菜快”等,这些都是可能的描述性假设。
三、批判的具体方法
对一段资料的具体批判方法分为四个步骤:
1.寻找论证要素,梳理推理结构
2.检验推理过程,躲避逻辑陷阱
3.评估证据信度,辨别根基虚实
4.整体审视论证,判断总体价值
1.寻找论证要素,梳理推理结构
寻找论题
- 从标题寻找:标题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如这本书的标题《学会提问 · 批判性思维指南》使我们知道这本书的论题是“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
- 从关键段落寻找:作者为了使读者快速理解其意图,往往在开头、结尾等处会点明主题。
- 从结论倒推:结论是论题的答案,知道了答案也就能推断出问题。
寻找结论
- 从论题寻找:找到论题后,着重寻找与回答论题有关的片段,即可组织成结论。
- 从提示语寻找:在语言习惯上,一些词语后面的往往是结论,比如所以、因此、说明等。
- 从关键段落寻找:作者为了使读者快速理解其意图,往往在开头、结尾等处会点明主题。
- 从上下文及作者背景寻找:考虑作者的专业、职业、角色、发表看法的场合环境,来推断可能的结论。
- 自行总结:如果没有明确的结论,那么只能依靠言辞和证据中的倾向性自行推理作者的结论。
3.寻找论据
逐一寻找记录资料中提及到的事实、研究结果、案例、统计数据、权威意见、比喻、类比即可。
4.寻找假设
基本原则:寻找能使论证过程正确的假设。
针对价值观假设
1.寻找能使证据可信度极大增强的假设。如对宗教信徒而言,经文几乎就是真理,经文里的证据就极具说服力,如果作者具有这样的价值观,就可能引用经文以证明结论。
2.寻找能够促使证据推理出结论的假设。如上面小明姐姐早恋的例子。
3.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结论最能说明作者持有的价值观;作者的背景,如宗教信仰、职业习惯、家庭身份等会暗示其持有的价值观;想象自己是作者,寻找支持自己论证的价值观假设;想象自己要反对作者,寻找反对作者结论的价值观。
4.同一个作者在不同场景下会表现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观,这是正常的。
针对描述性假设
1.寻找“显而易见”的共识,如大多数人都喜欢高颜值伴侣。
2.想象自己是作者,思考需要补充哪些事实才能使自己的论证合理。
3.想象自己要反对作者,寻找作者的没有提供的事实。
4.忽略不重要的假设,如作者相信证据是真实的;作者相信他的推理逻辑是正确的;作者认为读者有足够的背景能理解推理逻辑、理解专业术语。
补充:警惕歧义
发现论题、结论、证据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自己准确理解了作者的含义,避免对“不存在的观点”进行批判。
歧义的产生:我们的语言中,一个词语往往有多重含义,这就构成了歧义。
识别歧义句:
1.逐一分析论题、结论、证据中的关键词。
2.特别注意抽象词汇、流行词汇。
3.假设自己是作者、作者的对手、或其他角色重新理解词语含义,判断是否有多种理解。
确定真实含义:从作者的上下文中推断,尝试替换含义判断论证逻辑是否连贯。
2.检验推理过程,躲避逻辑陷阱
常见的三种谬误类型
- 使用与结论不相干的信息转移视线
- 建立在错误假设上的推理
- 循环论证
典型逻辑谬误清单(以后读完《神逻辑》,应该补上读书笔记^_^)
- 人身攻击:攻击侮辱对方而否定对方的观点。
- 滑坡谬误:如果事件A发生,那么更加严重事件BCD……Z也会接二连三的发生,通过否定事件Z来否定事件A。
- 妄求完美:如果一个方法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就不采用这种方法。
- 移花接木:偷换关键词的概念。
- 诉诸公众:公众认可的就一定是正确的。
- 诉诸权威:权威认可的就一定是正确的。
- 稻草人:歪曲他人观点,通过攻击歪曲后的观点否定真实的观点。
- 晕轮效应:通过夸奖某人、某物来证明其观点的正确性。
- 虚假两难困境:可能存在不知两个选择时,就假定只存在两个选择,然后要求受众做出选择(往往还是不合理的选择)。
- 一厢情愿:将期望当做事实。
- 命名解释:以为为现象或事物起了名字,就算做出了解释。
- 偷梁换柱:提出不相干的话题转移注意力。
- 循环论证:结论正确,理由才正确;将这样的理由作为支持结论的证据。
3.评估证据信度,辨别根基虚实
每一种证据都是在声明一种事实,在声明世界过去、现在、未来是什么样的。同时,由于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观性,每种声明都不是绝对正确的,也往往不是绝对错误的。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每一类型证据的特点,从而了解论证的优势和缺陷。
- 科学研究:可重复验证且语言精确。但要注意研究的质量、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研究结果、作者是否歪曲或简化了研究结论;同时要接受研究所得的结论会随时间变化、研究会丢失一些真实世界的信息。
- 统计数据:需要注意数据来源、具体指标的含义算法、数据与结论的关系;注意相对数据和绝对数据避免数值被夸大缩小而影响自己的判断。
- 权威意见:需要考虑权威是否在这个领域具备专业知识、是否在意见中存在利益关系、是否具有良好的声誉。
- 他人证词:可能经过筛选有所偏颇,不能全面的反映事实。
- 案例:等同于个例,能代表存在这样的现象,但不能说明这样的现象占多大比例。
- 个人观察:“观察“本身存在偏差;可能由于观察的样本量不足,而不具有普遍性。
- 个人经验:不具有普遍性,不能广泛说明某种现象的存在。
- 直觉:是个人经验的无意识加工,需要寻找其他证据才能确定是否可靠。
- 类比:需要从多个方面比较两个事物的共性和差异性,避免误导。但即使是最可靠的类比,也只是建议、可能,而不是依据。
4.审视完整论证,评估正确概率
针对具体论题、结论,通过补全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分析推理结构、评估证据可信度,我们可能会发现许多不完善之处,诸如:无法确定我们推测的假设是否是作者的真实假设、证据的可信程度不足、一些证据无法推导出结论。
论证不完整,不代表观点一定错误,因为根本不存在绝对完整的论证。这是由于作者的知识可能是不完备的、作者的视角与读者不同、作者用于输出论证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作者往往只会展示核心信息而不会详述所有细节,其次才是作者的有意欺骗。
因此,更合适的选择是相信较大概率正确的结论,直到出现新的更大概率正确的结论,再更新自己的选择。
四、批判之后的探索
针对具体资料的批判,在经过上述寻找论证要素>检验推理过程>评估证据信度>整体审视论证的过程已经结束。但我们的求真之旅还没有结束,我们还应该寻找更多的可能结论,从而新的更大概率正确的结论。可以尝试的方法有:
- 从二元思维到多元思维,寻找更多结论,而不是同意作者观点、反对作者观点
- 利用替换假设(描述性假设、价值观假设)发现更多可能合理的结论
- 搜集和论题相关的观点和证据
最后的最后
文字这么多,其实核心只有这张图,重要的是记住任何影响重大决策的资料、观点都应发现其隐含的价值观、未说明的事实、提供的证据、推理结构,再选择是否接受结论,从而避免误导发现更“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