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文本解读:
初读课文,感到文言短小,内容简单,没什么特别的。对于初中生来说,重点是积累一些生字生词、学会翻译和背诵即可。况且,关于劝学的诗词文章又太多。这里也不是什么经典的文章,比起荀子的《劝学》、诸葛亮的《诫子书》等还是逊色得很吧。
灵感往往就在不经意的瞬间产生。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和我的阅历,让我在文本解读上很容易地产生一些思维的火花。有时是控制不住的文思泉涌。我越来越觉得,小文虽小,韵味十足。玩味起来,真是口齿生香。
我先是把短文概况为这样几个情节: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惊学——吕蒙见(现)学——鲁吕证学。如下所示: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吕蒙就学)蒙乃始就学。
(鲁肃惊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见(现)学)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鲁吕证学)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惊学”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什么“惊”呢?是因为在与吕蒙的“议论”中,鲁肃感受到了吕蒙的变化。注意这里是“大惊”。之所以“大惊”,是因为吴下的阿蒙(吕蒙的小名)过去实在是一个目不识丁、学识尚浅的小伙子。据史料记载,吕蒙原本出生行伍、没有文化,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以白衣渡江战胜关羽而名扬天下。我们后人常常用“吴下阿蒙”来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也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你看,文字就是这样因为这段故事,成语便有了褒义。文化孕育了这种特殊的含义。文化就这样蹊跷,就这样悄悄地赋予文字以意义,并把它传承了下来。
更让鲁肃“大惊”的是“吕蒙见(现)学”。吕蒙这一次崭露学问,了不得,竟然留下个与之相关的两个成语——“士别三日”和“刮目相待”。昔日的“阿蒙”现在已经变得让鲁肃刮目相看。鲁肃听着从一个莽汉身上流淌着儒雅的的言语,怎敢相信?何况这语言闻所未闻。“士别三日”是诗经中的语言,饱读诗书可见;“刮目相待”千古未闻,语言独创。不仅这样,反过来,还埋怨鲁肃知晓事物这么晚。可见,吕蒙是不学,要学可了不得,一鸣惊人,惊倒了鲁肃。鲁肃不禁自愧不如。可见,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这样彻底。有时,别人甚至最亲近的人都不敢相信。
接下来,好个“鲁吕证学”。鲁肃听到吕蒙的这番“现学”展示和略带嫌弃的埋怨,应该是被刺激了,先是感到十分羞愧,而后是敬佩至极。不然怎么“拜蒙母”而“结友”呢?“结友”可以理解,为什么“拜蒙母”而“结友”?我觉得是折服,是完完全全被吕蒙的学识变化而折服。古人“拜母”是讲究重要的礼仪的。这里的“拜母”而“结友”绝不是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同类。那是一种义气。这里流淌着的是仁爱、是读书人特有的那种文静儒雅。可见吴中俊杰儒雅之风盛行。吕蒙到底是饱读诗书,知书达理了,与鲁肃“拜母结友”,终成生死兄弟,传为千古佳话。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学习不仅能改变彻底一个人,而且对人生大有裨益。你可以因此结交到一生一遇的良师益友,可以寻觅到一生难求的知音甚或兄弟。鲁(肃)吕(蒙)共同证明了一个道理:唯有学习才可遇到最好的自己。
其实,以上的这一切,离不开一个关键点(主观点)——吕蒙就学。如果吕蒙不知悔改,我行我素,不听劝告,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发生。那他顶多是一个更加莽撞的“吴下阿蒙”罢了。那样也就不会有吕蒙后来做孙权的信臣,建立“白衣渡江战胜关羽”的功业。正是学习成就了吕蒙。后来,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能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同时,我也在想,中国优秀的经典文化就是这样真实地得以传承下来了。这种传承离不开优秀的人物。所以,中国的文化精神与中国人的优秀品质是密不可分的、一脉相承的。吕蒙就是这样的一个优秀人物。他传承了中国的优秀文化基因。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是学习实现了文化的传承。没有这些人物的学习和变化,就不会有诸多文化的传承。读至此,我不禁扪心自问:站在历史文化堆中的我们,如何才能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答案就在这里——唯有像吕蒙这样通过学习来做堂堂正正、具有优秀品质的中国人。不然,吕蒙就是一“吴下阿蒙”;我们就是世间一过客,永远也成不了中华优秀文化中的一个因子;人物越是优秀,文化因子就越多。
到这个时候,我们才返回来审视。好个“孙权劝学”!没有它,就没有吕蒙就学,也就更没有后面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来自于吴国的开国之君孙权。吴国有英才,其中这四个算是英杰:一曰孙仲谋,二曰周公瑾,三曰鲁子敬,四曰吕子明。而“孙权劝学”这篇短文就提到了除周瑜之外的三个人物,其中一人是君王,剩下的两个均为建奇功的臣子。孙权首当其冲。于是,孙权为什么劝学,自然明了。显然,孙权是知人、识人、用人的高手。孙权怎样劝学的?一向倔强的吕蒙怎么会立马听从他的劝学而“就学”呢?
请你再来读读原文是怎么写“孙权劝学”的: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读完了,我再为你慢慢解读——
首先孙权“劝学”是有背景的,而且这个背景很强势、很紧迫。这个背景就是吴国刚刚建立,自己刚刚踏上君主之位。建国之初,国家急需要治理人才,急需要从历史中借鉴经验,寻找治国的方略。孙权和吕蒙,一个国君,一个臣子。《战国策》有言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国君如此“劝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怎不令士人鞠躬尽瘁,肝脑涂地?此时的孙权更多的是爱惜人才,为吴国的未来积蓄力量和培养人才,自然器重是不在话下的;此时的吕蒙更有一种使命召唤和忠君报国的思想。寥寥数语,君臣二人演绎了一段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寄托大事。好个“劝学”,“劝”出了一片赤胆忠心的精忠报国,“劝”出了一个君贤臣能的良好政治生态,“劝”出了一个笃志勤学的将领典范。
其次是吕蒙的推辞,这里不是虚笔,是曲笔,更显得人物形象的逼真,更显孙权“劝学”的艺术。
然后,才是短文《孙权劝学》的精华之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里有四个层次:一是反问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消除疑虑,读书不为虚名;于是,没有了君臣的威严,只有知己的劝慰,这是孙权在为长远打算。二是陈述语气(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没有功利,只是想让吕蒙多读点书,增加一些见识,是希望吕蒙能从历史典籍里寻找治国良策,更多的是知道吕蒙是人才,值得培养,是吴国的未来。《论语》中曰“知人者智”。孙权才是真正的智人。三是反问语气(卿言多务,孰若孤?),施加压力,国君派头出来了,臣子焉能不从?这里更是拿自己来勉励吕蒙。四是及时勉励(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事例来说服吕蒙。孙权一定是吕蒙的偶像,十分崇拜孙权(偶像现在当了君王);如今孙权又如此劝勉,怎能不让吕蒙当下“就学”?
如此“劝学”,尽显国君风范、兄长之教。勉励和希望同在,使命与责任共担。
也正因为如此“劝学”,才有了吕蒙学习,才有了鲁肃吃惊,才有了吕蒙现学现卖,才有了拜母结友。读书学习,有如此重大意义和价值,怎能不鞭策后人及时勉励读书!人生能遇到一个如孙权般劝学的人,该是人生的莫大的幸运啊!
我不禁又惊叹《资治通鉴》里语言的魅力,司马光编撰之伟大。这里短小的文字都是穿透历史、照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一面镜子,甚至是照在现实中的一面镜子。
总之,如此阅读,使得短小的文字立起来了,人物形象鲜活起来了。有了人情味,有了文化味。短文有了韵味,有了玩味。朱永新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这个“阅读史”不光是自己读了多少经典书,更是对经典读懂了多少。所以,只有通过研读经典来丰富你的精神世界,进而影响身边的人(学生)的精神世界,才可以实现自己和他人(学生)的精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