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时代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人人时代》,是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前写的书。《人人时代》关注的是社会性媒介的影响。
什么叫“湿”?在鲁迪卢克的《湿件》中把知识分为“软件”和“湿件”。“软件”被称为“思想”,即编码化的、存储在人脑以外的知识。“湿件”即“技能”,区别于“软件”存在于人脑之外,它是存储于人脑之中并无法与人分离的知识,也可以说是能力、信念等。现在组织按“软件”的方式组织,而后现在,即未来,则将会按照“湿件”的方式进行组织,也即,未来将会是湿的。
克莱舍基在书中预言,人类将会进入“人人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正如一个经典问题表达的这样:比一台传真机更有价值的东西是两台传真机。在信息时代,单独的一个人的价值将会显得渺小,而人与人之间联系的越多,群体的价值将会越发显现。
在信息时代之前,我们就一直以组织的形式进行沟通,这是人类的社会学的表现。组织的形式具体到生活工作中即协调行动,而这协调行动无处不在——从组织生日派对这种简单工作,到经院一间有着成千上万名分布在全球各地员工的商业公司,无一不依靠协调而行动。对于人类来说,群体的协调行动使得我们能够处理单个人无法独自应付的更大型的、更加复杂甚至更加分散化的任务或者工作。协调工作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所有的都需要把任务拆分成多项的小任务并在复数的人之间进行分配和协调,有时候协调的时间可以长达几年甚至数十年。
在信息时代,当我们改变了沟通的形式,我们也就改变了社会。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一个巨大而自由分散的群体的随时随地的参与协调从不可能之举已经变为轻而易举之事。社会化工具让更多的人自由地参与到无组织的行动当中,这个转变与社会化工具降低参与成本有关。
在以前,组织是在市场竞争中有效的群体形式。通过有秩序的管理让更多人参与到协调当中,这种管理当然需要付出成本,可是有序的协调管理带来收益大于成本,让组织可以一直运转并扩张。可是,当组织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协调大量人员的成本将直线上升,并最终大于收益,此时组织将面临失序甚至解散的风险。这就是科斯天花板,如果组织的扩大越过了某个点,就会导致其自身的崩溃。
由于交易成本的巨大,许多可能的商品和服务都没有变成现实或者早已消失。但随着信息时代之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那些阻碍大范围共享的障碍已经消失。新的技术使得松散协调的大范围人群活动变得可行,使得以往没能出线的现象变得常见。而这,是因为他们不受科斯天花板理论的制约,他们在“地板”之下。
未来是人人时代,组织在很多地方还有其存在的优势,但是,更多的大规模松散组织会出现,由于没了组织的规矩要求,人们可以不用追求效率,更多时候将会追求效用。这种群体行为有一种递进的模式,按照难度级别分别是共享、合作和集体行动。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共享变得简单,而合作则显得困难少许,因为它涉及到个人行为的改变与他人行为的互相同步,这种在松散群体中的协同生产就是“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的最好表现。而集体行动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它对个体成员具有约束力,而现在自由随时加入一个大型多样化的群体已经成为可能。
人人时代的大规模群体的成功依赖于值得相信的承诺、有效的工具和用户可接受的协议三者之间的成功融合。这种群体的成功引爆了商业的利益。众包平台的诞生抢走了原本属于专业组织的收益,而这份收益惠及了参与的群体;维基百科的神话让大家知道互联网的协调合作是现实的事情;开源软件的模式挑战了原本的专业模式,并互相促进对方的进步。而这种“湿”的方式还不仅仅影响了商业,对于社会的影响一样深远,社会化工具正在把爱与关心传递到更大范围的群体当中。
人性的互助在未来将会被放大,以往我们忽略了社会的互联,而现在社会性网络刚刚起步,真正的变革正在润物细无声地发生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