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告别不安》
作者:加藤谛三
第四部分:我叫它 “好好爱自己!”
一点小事就会生气的人,压抑了太多的、没被满足的撒娇欲。只是,自己并不一定知道。
无法体察真实的自己的人,也没法察觉他人的真实面目。无法理解他人内心的人,也没办法相信他人。
因为自己不喜欢自己,也无法相信别人喜欢自己。 被压抑的东西会投射到别人身上。所以,总会觉得别人讨厌自己。 即使听到别人说 “喜欢自己”,心里也会不安。
在他人指向自己的各种情感中,人能够相信的,就只有和自己内心中的自我形象相符的那部分。
被喜欢,意味着不需要刻意去为对方做些什么。对方会因自己感到满足,不会因为自己没有为对方做什么就抛弃自己。
在亲密关系里,偏爱的人、被偏爱的人之间的羁绊如果过分强烈,就可以称为共生关系。 双方都牺牲了对方及自己的自律性,不会出现对立,包括意见的对立,还有感受上的差异。 表面的亲密,建立在彼此觉得理应一致,而舍弃了自己的意见,压抑了自己的感受。 自己核心的部分是空洞的,所以,并没有所谓自己的世界。
在亲子关系里,长期共生的话,孩子长大成人后也无法与他人亲密起来。 一方面对亲密感到恐惧,另一方面,并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亲密。
真正的亲密,是彼此都拥有自己的世界,可以为彼此各自的幸福感到喜悦,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共通的世界。
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分辨:如果内心深处有无力感,甚至害怕生存本身的话,那就是共生关系。
在 “偏爱” 与 “被偏爱” 的共生关系里,要么全部喜欢,要么全部讨厌。 牺牲了彼此的心理成长,而在每个人的心底里都会出现无力感。
加藤谛三在书里说:“ 直接表达的爱不一定是真实的,而间接表达的爱绝对是真实的” 。 这个说法有一点绕,其实就想说,间接表达爱之前,必须先有理解孩子内心的能力。 给予孩子的爱,是孩子所期待中的,而非仅仅是自己想给予的。
比如,给孩子做饭,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花时间与精力做孩子喜欢吃的饭菜,那就是间接的爱。而接孩子放学,帮孩子拿着书包,却给孩子吃方便食品就是直接的爱。如果孩子不夸饭菜好吃,妈妈就不高兴。妈妈在意的并非是花心思做出好吃的饭菜,而是能不能让孩子称赞自己的饭菜好吃。
加藤谛三还举了一个例子,共生关系中的人虽然黏人,但是要为对方准备礼物的话,很讨厌为这种事搞得自己很疲倦,或者说,干脆就忘掉了。共生关系中的父母也会觉得孩子很可爱,但是,仅限于孩子听话的时候。 也就是说,小孩子做了父母想做的事,而父母因此宠爱孩子。世界就是为了欲望而存在的。
共生关系的保持,实际上是用 “生”的语言,代替了 “死” 的实质。
言行都很出色却换上神经症的人,就是输给了自己心中的幼稚性。内心的幼稚性没有得到满足,却不肯正视内心中的幼稚性,于是错过了处理问题的时机。
人际关系中,最令人困扰的就是以爱为名的幼稚性,以道德为名的幼稚性,以正义为名的幼稚性。
发现内心的各种内容,包括想照顾他人的父母性,想被他人照顾的幼稚性,发现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努力成长,培育出积极的情感。
认定自己是有生存价值的存在,认定自己能够成为被爱的存在,这并不取决于别人是否喜欢自己。
诚惶诚恐的背后,是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别人喜爱。这样的人,如果有了一点成功,也很容易骄傲自大。
希望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好,这说明了你对爱的饥渴。 我们都在寻求着爱与承认。
好好珍惜自己吧!好好爱自己吧!
像温柔的母亲关爱孩子那样关爱自己。成为自己的理解者,成为自己的保护者。绝对不要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
我们努力,但不害怕辜负他人的期待。
不被爱的人才会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