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选择
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后,自然是跃跃欲试准备马上开干,买买买,先把最重要的硬件“绘本”置办上,从哪买起呢?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为您拓展下剁手思路:
一.从不同角度着手买书
1.靠谱的市场信息端:
某当、某东童书热销榜绘本
获奖绘本:(国际安徒生奖、美国凯迪克大奖、日本绘本大奖、信谊图画书奖、中国丰子恺图画书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博洛尼亚童书奖、德国绘本奖…)
知名出版社绘本:(蒲蒲兰绘本馆、爱心树绘本馆、信谊图画书、中信图书、接力出版社、启发童书、乐乐趣…)
小白闭眼入,畅销、有名自有它的道理,但是要注意书籍推荐适读的年龄段,不要着急买超龄的书。
2.孩子端:
按孩子的兴趣、喜欢东西的元素选:(交通工具、动物、做饭、看病、娃娃、花衣服、动画片周边…),把孩子喜欢的和熟悉的东西延展到书籍上。
按正在困扰孩子的事情题材选:(坐小马桶、分享、学穿衣服、妈妈去上班、上幼儿园…)
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其实是孩子成长中的一大步,正所谓“成长中的烦恼”,通过跟孩子阅读正在困恼他事情的题材的书,能让孩子找到共鸣,原来也有人跟我一样啊,给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3.父母端:
选择爸爸妈妈从小熟悉喜欢的童话故事、喜欢的画风、喜欢的主题…
刚进入亲子阅读领域的小白父母可以从自己喜爱和熟悉的元素入手选书,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热爱,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这也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
二.按年龄段选书
1.0岁-1岁:
童谣、古诗词
宝宝在出生前最喜欢最熟悉的就是妈妈和爸爸的声音,刚出生的宝宝经常听到爸爸妈妈对他轻声细语地说话会给他带来满足感和安全感。语言贫瘠不知道该跟小婴儿唠点什么的父母可以给孩子念些童谣和古诗词。
童谣、古诗词极具韵律与趣味性更能引起宝宝的兴趣,让宝宝模仿,帮助语言发展。
黑白卡、布书、发声书、机关洞洞书、触摸书、手偶书等,可能更能称之为玩具的“书”:
这些书方便宝宝进行啃咬探索,通过和把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些书能让孩子认识到:这就是“书”;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书是件轻松愉悦的事情;书里原来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培养宝宝对书的亲近感,对亲子阅读这种亲子互动形式的熟悉感。
2.1-2岁
选择:简单重复句子、画面简洁、色彩鲜艳、故事贴合日常生活的绘本,像是:小熊宝宝系列绘本、小鸡球球成长绘本系列、可爱的鼠小弟…;
或是简单的动物、物品、形状认知的书。
3.2-3岁
这一阶段的宝宝理解力大大提升,好奇心、探索欲增加,可以选择故事性更强、内容更加深刻、题材更加丰富的绘本,像是:情绪管理、死亡教育、低幼科普、性教育、逻辑思维、数字启蒙、英语启蒙…。
亲子阅读环境的创造
多藏书+别把书“藏”得太深
1. 多藏书
为孩子多准备一些绘本,各种画风、各种分类供孩子选择。
买玩具不如多买绘本书,而且现在的绘本多种多样,有一些绘本的功能可以替代玩具。
2. 别把书“藏”得太深
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区域开辟专属的阅读角
注意,是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区域。用绘本做背景,让孩子潜意识里形成: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的观念。
使用具有展示功能的书架或书柜
使用普通书架或书柜把书一本本立起来,书脊朝外收纳,不方便年龄较小的孩子自主取阅;也不利于宝宝看到他喜欢的书的封面引起他的注意。
家里绘本比较多的时候,还是要把大部分的绘本放书柜或宝宝不容易拿到的地方收纳,以防宝宝自己去拿砸伤,把现阶段正在看的绘本放在展示书架上。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家里没条件怎么破?别担心,没有想像的那么困难,看看下面这些能展示绘本的书柜书架,总有一款适合您:
家有豪宅款:
经济适用款:
再穷不能穷教育款:
亲子阅读技巧与步骤
一.让孩子自主选择:
让孩子自主选择读还是不读;读哪本。
二.通读:
在打开一本新的绘本第一次进行阅读的时候,要对绘本进行一次通读,对这本书进行了解,在通读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面无表情,毫无阅读技巧
亲子阅读也需要技巧,需要爸爸妈妈“入戏”,体会书里角色的情绪变化,并用语气、节奏、感情的变化描绘出来。
可是家长也不容易啊,忙着“搬砖”,一天累死累活的,难道回家还要给孩子“演戏”?
有一些绘本本身自带搞笑气质,像是:《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好饿的小蛇》、《神奇种子店》、《鼠小弟的小背心》…,逗得宝宝前仰后合,释放快乐的多巴胺,让您轻松拥有快乐的亲子时光。
问孩子问题
“宝宝这是什么啊?”、“这个上次跟你说过你还记得吗?”、“这个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正在聚精会神听故事,怀着巨大好奇心,想要知道故事里发生了什么的孩子被一次又一次打断,被家长炫耀他的学识,会让孩子丧失听故事的快感,感到焦虑与压力从而排斥阅读。细节的发现和对内容的拓展当然很有必要,但这也应该是选择在孩子有意向进行的时候进行,下面我们再进行讨论。
时刻提醒孩子正襟危坐
当孩子沉浸在故事情节里的时候,忽然被呵斥坐好,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亲子阅读最重要的“亲子”,让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感觉和爸爸妈妈看书是愉悦的事,不是爸爸妈妈分配的任务。
家长可以通过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桌椅,提前和孩子说好要坐好看书,或事后提醒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细节拓展:
同一绘本在读了很多遍后,孩子对故事情节比较了解,再一次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加一些自己想要拓展的话题和孩子讨论,比如:这是什么颜色;这是什么动物;然后这个角色发生了什么…。
四、结合自身讨论:
家长可以和孩子依据绘本结合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进行讨论,相当于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复盘。
这样,一.能锻炼孩子复述故事的语言能力,
二.能让孩子对以前发生的事进行思考,再加上家长的引导,培养孩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成长。
这样的讨论可以不在读一本绘本的当下,可能时间拉的更长,在睡前卧谈时候,或在发生了同样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