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棉大路》是莫言先生的一篇短篇作品。初读时,作品的语言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开头的一组比喻句很有特点。
“棉花加工厂大门口那盏闪烁着银白色光芒的水银灯还像一点磷火那样跳跃不定,棉花加工厂高大的露天仓库黑黢黢的轮廓还只像一些巨大的馒头坐落在山岭之上,棉花加工厂轧花车间的机器轰鸣声听来还像一群蜜蜂在遥远的地方嗡嗡嘤嘤地飞翔。”
刚看到这里,心里有点疑惑:厂门口的水银灯应该不会太小,为什么会比喻成一点磷火?高大的露天仓库应该也不会太小,为什么会比作巨大的馒头?馒头再大不也只是个馒头?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怎么可能会像蜜蜂在嗡嘤飞翔?而且还是在遥远的地方?但是接下来的一句话揭示出了答案:“总之,离棉花加工厂大门口还很远很远,杜秋妹就不得不把她的排子车停下。”重点是,离棉花加工厂大门口还很远很远,所有的这些都是离着很远很远的距离看到的,听到的。
其他的一些句子也是很有特色:
“正是农历的九月初头,正是九月初头的一个标准的秋夜,正是一个标准的秋夜的半夜时分,肃杀的秋气虽不说冷得厉害,但也尽够人受的。”
“一会儿,黑暗渐渐褪去,天色也变淡了,天空也变高了。半边天空是海水般的深蓝,半边天空是鸭蛋壳般的淡青。不久,星星隐去了,东边地平线下仿佛燃起了一堆大火,把半个天空又染成橘红色,几条呈辐射状的长云则一直伸展到西半边天空,像几支横扫长天的巨笔。”
“突然,一种窸窸窣窣、呼呼噜噜、轰轰隆隆的声音从东北方向滚滚而来,一时间天地之间仿佛有无数只春蚕在野咬桑叶,无数只家猫在打着鼾,无数匹野马掠过原野。紧接着,一直在东北方横劈竖砍的闪电亮到了头顶,震耳的雷声也在人们耳边响起。顷刻之间,风声大作,风里夹杂着稀疏但极有力的雨点横扫下来,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人的颜面。”
“她用深情的眼睛向车把式发射着无线电波,同时,她的大脑里最敏感的部位也不断接收到了从车把式心里发出的一连串的脉冲信号……”
作品语言通俗幽默,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比喻都很贴切生动、简单易懂,
作品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形象生动。
杜秋妹乐观直爽、淳朴能干、遇到事情又不计前嫌,互帮互助。对于排队等待,她心态积极乐观,还贴心地给腊梅嫂疏导情绪,开解心情,成为了知心的好姐妹;和两位男生不打不相识,在几番争争吵吵,你来我往之后,成为了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同舟共济的好朋友,并收获了自己的恋情与幸福。
家境艰难的腊梅嫂,是四个人物中年龄较大的一个。她温和柔弱,同时又刚强坚韧,对杜秋妹像大姐般关心依赖,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
车把式淳朴善良,有担当,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还很细心体贴,虑事周到,最终赢得了杜秋妹的芳心,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机手刚开始自私自利,粗鲁野蛮,不顾他人感受,但在自己的棉花着火后,因为得到了大家不计前嫌的帮助,避免了一次大的损失,他也开始和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感恩大家对自己的帮助和信任。
售卖棉花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理素质的提升,就像腊梅嫂,一开始排队等待时,因为家中还有吃奶的孩子,她焦急万分,痛苦不已,失望,焦虑等负面情绪泛滥,心情严重不好。后来,在杜秋妹的开解疏导下,她也静下心来,坦然面对困难,积极应对,和大家成了同舟共济,互帮互助,相互信赖的好朋友,顺利卖完了棉花回家。
这不正应了那句话:万物静观皆自得。在繁杂纷乱的生活中,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安心应对,就能发现身边的人和物,处处都是美好的风景,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