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限号,打车上班,公司在清华门口,刚到地方,还没下车,一位大哥就拉开车门,让一位小学生模样的小男孩坐了上来。
我心想:这……也太没礼貌了吧。刚想说些什么,大哥先开口了。
原来,他从外地过来,想带马上要上初中的孩子参观一下梦想中的清华大学,谁知道暑期清华访校团太多,没有预约行人根本不让进。
大哥,帮帮忙,我们是从福建来的,就是想让孩子看看清华,帮个忙,载我们进去吧,钱我双倍付给您。
这位看上去五十不到的中年男人,对可能比他还小的司机叫着大哥,央求着。
我下了车,他赶紧挤上去,我看着车缓缓启动,不情愿地朝清华门口的车流中挤去,心中颇多感慨。
外地爸爸妈妈,送孩子寒窗苦读,顶着烈日带孩子走访北京名校,只为替孩子拼出个锦绣未来。
海淀家长,从北京大东头送孩子到大西头上课,一年开车三万公里,只为孩子挤进北大清华。
顺义妈妈,英文才艺体育托福雅思SAT,一样都不能少,数十年如一日,只为将孩子送进常青藤名校。
顺义妈妈之外,美国也有上东区妈妈,关心铂金包之余,更在意儿子的私立学校和女儿的社交首秀。
不管是哪里的爸爸妈妈,为了孩子的教育,真的是什么都愿意付出,什么都愿意奉献,操碎了心,忙白了头。
可是在我这二十几年的家庭教育生涯里,也的的确确见过一手好牌打个稀烂,白忙一场的家长,给了孩子最好的,每一步貌似都做对了,但是最后并没有达成想要的结果。
每当面对这样的例子,在给父母提出补救建议之后,我也时常会自问: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养育出一个理想的藤校精英娃?
仔细归纳之后,我发现那些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妈妈,都做了下面三件事:
相比于过程,以终为始的教育愿景更重要
首先,每个家庭都要有愿景,尤其是教育愿景,而那些成功的家庭,基本都有个以终为始的教育愿景。
什么是以终为始的教育愿景呢?
其实这样的教育愿景是一种思维框架,以及一种认清自身情况并找到解决方案的方式。
以终为始的父母,无论身处何处,都比身边其他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为当下的事情焦虑,坚定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这个终,不能空泛,不能概括,要明确,要清晰,要具象化。
比如,早上这位执意要带孩子进清华看一看的爸爸,就做到了这一点。因为他知道,只有让孩子对清华有了感性认识,才能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那颗上进的种子。
就像《百年孤独》里写道的:许多年以后,奥雷良诺上校将会回忆起童年时父亲带他看冰块的那个下午,也许,许多年以后,当这位少年跨进清华大门的时候,也将会回忆起爸爸带他在清华漫步的那个夏日。
教育如拼图,心中先要有个大局,然后一块一块地拼,全神贯注去寻找、试错、纠正、匹配,3年后的光景逐渐浮现,5年后的情形一点点清晰,10年后的景象开始显现,20年后的生活也仿佛近在眼前。
这是教育的乐趣,是养育的真谛,是家庭生活最美好的部分。
相比于补习班,习惯养成更重要
最近有篇写顺义妈妈的文章很火,里面的一张课程表尤其引起热议。那位妈妈排满了孩子的暑假,周一到周五早晨练游泳,下午写作业,还有其他补课加餐,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家长比孩子还紧张。
这还只是一位普通的顺义妈妈,她说自己的人生没什么太大追求,所以她的儿子五岁才开始去美国夏令营,其他顺义妈妈早就带着娃全世界去比拼,奔赴英美顶级私立中学搞冬夏集训。之所以英美两地奔波,是因为确定孩子未来是去英国读还是美国读。
读到这里,我真心觉得妈妈们不容易,尤其是以终为始的妈妈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步步为营,一步都不敢懈怠。
战术层面上的东西当然重要,但是熊老师真心觉得更重要的,是基底层的东西:
那就是核心习惯的养成。
在过去二十年里,我见过不少优秀高中生,尽管各有各的优秀,但是在他们身上是有一些共同的好习惯:
比如早睡早起,比如大量阅读,比如事先准备,事后复盘,比如守时和做笔记。
我有一位从沃顿商学院毕业,后来在华尔街工作的学生回来给我的家长们做讲座,讲到学习方法时,她说:
我只有一个学习方法,那就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下面的家长有点惊讶,总觉得这么优秀的姑娘,总得有点秘诀吧。没想到秘诀居然这么简单。
是的,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补习班是锦上添花,而养成好习惯才是真正更重要的事情。
不要做救火队员,要做CEO
大多数妈妈都是救火队员,哪儿出事去哪儿,扑灭这儿又烧着那儿,救火队员型的妈妈期待孩子赢在每个当下,或者在每一步上都不能掉队,否则孩子就会跟不上,被潮流抛弃。
她们每天着急看各种信息,然后急吼吼地让孩子快点、快点、再快点。
救火队员型的妈妈容易养育出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孩子没有安全感这件事儿,就是个大事儿了,小则反映在学习成绩上,大则会渗透在之后很多的人生选择上。
那位写文章的妈妈,责怪自己从来没有为娃奋斗过,培训班能在线绝对不出门,钢琴要陪练那就不要学乐器,至今英文还处于四级严重退化水平,用英文给娃读绘本都得用语音校对APP,觉得自己是个渣妈。
其实,大可不必,真正的好妈妈是家庭CEO,而不是个事必躬亲的运营。CEO的职责是制订家庭发展蓝图,确保方向性正确,在每个可能出错的节点上事先预防,在出了错的时候沉着冷静,及时止损。
当然,谈到孩子的事儿,职场上再冷静的妈妈也不能淡然处之,但是,假如妈妈们稍微站得远一点,冷静地看育儿这件事,会发现,它只比公司管理多一样东西:那就是你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其他的,简直是一样一样的。
所以,尝试转换一下视角,下一次,不做救火队员,而是从CEO的角度出发,看看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许你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