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是还没有找到他们内在的真正的财富,也就是存在灿烂的喜悦,和伴随而来不可动摇的平静的人,就是乞丐,即使他们拥有庞大的物质财富。他们无视于内在已经拥有的,不仅包含,而且还远超过世间财的无限量的宝藏。他们向外攀援,追求片面的享乐和满足,肯定,安全感或爱。
2,无法体验到存在的喜悦的最大障碍是我们对心智头脑的认同。无法停止思想是种可怕的痛苦。(在失恋的时候,总是控制不住的想到所爱,即使这给人带来无限的痛苦,就鲜明的佐证了这一点,),思考已经变成一种疾病。心智如果运用得当,是个超级利器,而如果你产生心智认同,等同于被心智附体,被工具所控制,错误的把工具当作自己。
3,如何从心智的牢笼里解脱出来,就是倾听你脑袋里的思想,当你倾听你的思想的时候,你觉知的不仅是这个思想,也深知那个作为思想见证的人是你自己。(通过倾听,借由不是你自己,界定了你自己),你感觉到一个意识的临在,思想随即丧失了掌控你的力量,而急速的止息。这是因为你不在由透过头脑的认同,而给予它能量的缘故。当一个思想止息的时候,你经验到一个心智流的中断——一个无心的间隙。当这个间隙发生的时候,你感觉到一种内在的平和感,并升起一股微妙的喜悦之流——存在的喜悦。
你除了观察思考者的方式之外,也可以把注意力的焦点引导到当下。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把一项例行的活动,把全部的注意力,聚焦在一个通常只是一个过程的活动上,让过程变成一个目的。比如密切注意你当时的动作,呼吸,四肢的感知,接触的物体的感觉,声音等。觉知到那个宁静却威力十足的临在感。度量这个方式的成功与否,那就是:你感觉到内在的平和程度。
所以你的开悟之旅,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学习不认同你的头脑,你每创造一个心智流的间隙,开悟之光就变得更强。
4,心智头脑是一个仪器,一个工具。它是为一项特别的任务而来(和真正的存在的二元对立),一旦任务完成,就要把它搁下。由此看来,我敢说大多数的人的思考中,百分之八十到九十,都是翻来覆去,一无是处的东西,而更因为思考的失能和负面的性质,而使大部分的思考变得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会造成生命能量的严重损耗。
这种强迫性的思考,其实是一种瘾头,瘾头是什么:你没有停止它的选择。它给你一个虚假的享乐感,那种以痛苦收场的享乐。
5,我为何会上了思考的瘾头,因为你跟思考认同,你由头脑的活动和内容中,汲取你的自我感,因为你相信只要一停止思考,你就马上停止存在。
6,对我执而言,当下这一刻几乎是不存在的。只有过去和未来才是最重要的。它说:有朝一日,等这个那个发生的时候,我就会快乐,和平,万事如意了。即使我执好像在关切当下,那也不是它说看到的当下,由于它透过过去的眼睛在看当下,所以把当下完全曲解了。再不然就是把当下贬至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当下这一刻,掌握着通往解脱的钥匙。
7,情绪是心智在身体的反射。你越认同你的心智,你情绪的能量就越强。把注意力聚焦在你身体的内在能量场上,从内在感觉你的身体。情绪有强烈的生理成分,因此它主要在身体里感觉到它。观察自己的情绪和观察自己的思想同样重要。不要分析,批判,只要觉察。
8,爱,平静,喜悦是你与存在产生联系,自然状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当你产生思想流间隙的时候,爱和喜悦就惊鸿一瞥,或者短暂的深度宁静。
9,在一个无明,心智认同的情况下,往往被误称为喜悦的,其实只是痛苦与享乐的交替循环罢了。享乐不同于喜悦的内发,它总是向外攀援而来。而那称之为爱的,也许能带给你一时的欢乐与刺激,可是它毕竟是一种上了瘾的攀援,在极度需求的情况下,可以瞬间由爱生恨。真爱不会让你受苦。
10,所有的渴求,全都是心智为了取代存在的喜悦,而向外境和未来寻找救赎和成就。切勿寻求将来外境的欲望的解脱,在当下这一刻你无法临在,那么你在没有摆脱心智的认同下,未来也势必无法得到喜悦。
11,只要你进入时间与心智的认同,只要你在灵性上是无意识的,你便难逃痛苦的藩篱。你痛苦有俩个层面,一层是你现在征战创造的痛苦,另一层是你仍活在心智和身体里的旧痛。
12,不要为当下创造新的痛苦,你现在所创的痛苦,缘于对当下(本来如是)的事实的不接纳和抗拒。抗拒的程度又取决于你的心智认同程度。心智总是想办法逃避当下,否认当下,因为它无法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情况下运作和掌控。心智通过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期许来操控和掌控。不要再创造额外的时间,就是要深深的体会到当下这一刻才是你所拥有的,把现在变成生命的首要焦点。因为生命就是当下,始终在当下。向所是臣服。当下本来如是,当下令人往往难以接受,是因为心智不断在给当下贴标签,持续不断的批判,创造了痛苦和不快乐。透过对心智模式的观察,从这种抗拒模式中解套,你就能容许当下这一刻的临在了。先接受,再行动,不论当下这一刻的内容如何,把它当作你的选择,接受它,配合它,不要违逆它,把它当作你的盟友,而不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