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上等的仁义是为对方做了事情但自己从来没有觉得做过。
上德和上仁最大的差别在于上德是做好自己影响他人,让他人觉悟,没有直接帮助,是对方的自立,最后自己站起来了。上仁是通过自己的行动给予帮助,仁心以待,而不觉得是在帮助别人,只是一种习惯而已,是搀扶着对方站起来了。
我觉得拿教育孩子来说的话可以这么比喻,有两个孩子同样考上了清华,但是方式却大不一样。一位是妈妈告诉他每次你找出一道错题奖励10元,再修正好错题奖励20元,一周结算一次,但是你不能问妈妈,我自己要忙工作,我们大家各自努力。孩子就和三位同学们开始为了赚钱而斗志昂扬,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最后养成了共同学习的习惯,四个孩子都考上了名校。这位妈妈还被父亲批评说不能养成孩子为钱读书的习惯。其实也算受到了不少的误会吧。等拿到了结果就是上德。
另一位妈妈是通过自己每天对孩子的辅导、陪伴、给孩子温暖,为孩子解答,一起陪孩子找答案,这位妈妈并没有觉得我自己对孩子做了什么,只是我应该做的,孩子在每一次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被妈妈的温暖所感动,一路上两个人像姐妹一样,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最后孩子也考上了名校。这是为孩子做了许多实际的事,自己却认为没怎么做,这是我的孩子,都是我应该的。等拿到了结果就是上仁。
上等的仁是为对方做了事而自己并不觉得是什么贡献,只是一种应该做的行为习惯而已。从我们企业自身来说,应该从仁爱出发,不管是管理者或者资深的老员工,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搀扶一把,为对方解决实际的问题是大有必要的,并且要通过自己实际的演练来让对方看到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解决完之后再总结一下,从而获得了成长,但自己也没觉得为对方做了什么大帮助,不期待回报与感恩,因为不管你感恩不感恩,我就是这样一种人,这就是上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