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萌姐为我讲解《高效能人生实战训练营》中如何在我们的思维系统中构建厉害的框架思维。我将从以下三个点来回溯萌姐的内容:
一、让大脑装上框架思考
二、什么是人生效率体系?以及人生效率体系包括哪三个部分?
三、人生为什么会有阶段性迷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人都没有为大脑安装一个框架思维。例如有些人看到别人成功只会说一些我自己也能成功的只是怀才不遇罢了又或者是无法认同对方成功的话语。
但是今天如果你能够为自己装上框架思考能力,以后无论你是接触什么行业,你都能迅速地去调整自己的思维以及懂得自己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才有助于你所服务的企业。
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人生效率体系?高效能人生的思想体系,让你形成认知思维与方法的一套人生效率体系,它主要的管理规则-高效能具体的方法,核心是解决如何让我们的更加得厉害,其实是来自于提炼她人的成功经验。2016-2021年萌姐都是严格按这套方法去做事,成长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个工具包含了哪些内容呢?人生效率体系分为三大模块:
1、输入
2、自我管理
3、输出
输入+自我管理=成功(输出),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这个公式背牢,我再和大家分享,这样才会让你理解得更深刻。
那么我就用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来做个引证吧,通过萌姐实地走访到莫扎特故乡:奥地利萨尔茨堡,通过向他的邻居了解后,才得知原来一个人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并不是因为他天赋异禀。
我们先来交代一下莫扎特的背景,他1756年出生于音乐世家,莫扎特的父亲是主教手下的一个小提琴手,姐姐也是很有天赋的音乐家,莫扎特从出生到2岁一直在父亲与姐姐每天拉小提琴的耳濡目染下,让他对小提琴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在莫扎特2岁的时候,他每天都训练将近8小时,大家可以想像得到一个仅有2岁的孩子是怎么坚持下来?连续4年不间断地进行音乐知识与小提琴技巧的大量输入。年仅六岁的莫扎特就开始了他们的欧洲巡演,演出过后很快全欧洲就轰动了,几乎没有人不认识这个小天才。
结论就是只有当你做好了输入与自我管理后,无论今天的你将要踏入哪个新的领域,只要把人生效率体系理解透,你就能够让自我管理去匹配任何一种输入最终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回看莫扎特,他生来就是一个超人吗?不是,那么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小提琴家,他就一定能成为日后著名的小提琴家吗?非也,因为本质上是因为他修炼了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加大进行了这一领域的认识输入。萌姐这套方法对普通人来说是非常友好的,因为它能帮任何人获得相应的结果。
这里让我联想到孔子其中一句话,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以前所学的注解都是错误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并非指他三十岁的时候才立志,在第一句孔子就交代了自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也就是说在孔子15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立志要以终身学习为目标。
所以在自我管理中目标才是自我管理的第一步,目标体系既然是自我管理的第一步,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目标它分为哪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自己与自己定目标;第二部分就是自己与他人定目标。
为什么你的人生会有阶段性迷惘,最核心的原因其实是你缺失了立目标这件事。我们自己与自己定目标没那么复杂,但是一讲到第二部分自己与他人定目标,就会有点复杂。
首先我们要承认对方需要我们做的目标,与我们之间的预期是有差别的。假设今天你的老板说要你去负责一个年会的项目,那么你就要先和老板确定他本次开年会的目标是什么?然后你再给出你自己的目标,最后经过商讨后看能不能对彼此的目标进行一个融合,务必让事情更顺利地去开展。在这里就衍生出目标是需要协作而产生一致的。
刚才带出了一个新概念就是:预期管理,什么是预期管理?它指其他人对你的一个期待。这个期待其实并不是只存在对方身上,我们自己对自己也是有一个预期管理的。
预期管理如果能做好,将会让你完成协作性的高效,反之,则会让你陷入无尽的苦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