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思维》9(读书笔记)

      【6】稀缺,尤其是隧道视野,会导致你推迟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比如打扫办公室,身体体检这些事情都很容易被忽视,做这些事的成本近在咫尺也容易拖延而收益则似乎遥不可及,远在狭隘的事业之外。所以人们总想等到所有紧急任务都应付完再做打算。

      当然,紧急的事情是做不完的。

    【7】隧道视野效应,几乎让所有人都只顾埋头挖隧道,深陷隧道事业,难以自拔,他们的时间宝贵,注意力有限。

      这是一个可怕的陷阱,一旦你无法系统性地解决问题,你就注定会陷入被动应对的恶性循环之中,永无止境。隧道只会越挖越长,事业只会越来越窄。

    【8】隧道视野不仅能自我延续,甚至能带来情感上的回报。在最后一刻力挽狂澜会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荣耀感,各种陈词滥调也不绝于耳。

      力挽狂澜,让人感觉飘飘然,英雄主义是人欲罢不能。

      我们身边都有这样一些同事,他们似乎真心享受那些在期限前通宵赶任务的疯狂经历。

    【9】我并不是说完全不需要力挽狂澜,有时这还是必要的,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对这种恶性循环提高警惕,对英雄主义的需求恰恰证明了系统故障的存在。

      那么怎样才能逃出隧道呢?我们需要“偷懒”。这里说的“偷懒”是指留出一部分时间和资源,专门用语解决问题。

  【10】比如医院每天清晨召开安全会议。日常工作中的早会。复盘前一天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错误。从来是人们提高警惕。

      安全会议所谓的“偷懒”并不是指无所事事。相反他给大家留出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员工可以走出隧道思考系统层面的问题。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结构化的偷懒。

    【11】一个孕育上游行动的空间,需要团队合作也要有很强的纪律性。

      逃离隧道可能意味着困难重重,因为组织结构会产生天然的阻力。

  【12】我们在创建企业的时候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注重点,但这其实是在默许员工的短视行为。

      专注力亦敌亦友,既可以帮助加快工作进度,提高效率,同时也会蒙蔽人们的双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