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实践基地,在十月中旬新添了一小片柔弱的绿意——菊花幼苗刚落脚于泥土。孩子们俯身凑近,嫩叶翕动如蝶翅初展,薄得透光;幼茎细若新抽的蚕丝,仿佛一阵风过就足以将它们揉碎。它们以这般纤弱之姿,怯怯地向我们宣告着一个个小生命在此扎根,也悄然牵住了全体孩子的目光与心绪。
自栽种下菊苗那日起,朝露未晞的清晨和夕晖涂抹校舍的傍晚,菊花地边便准时漾起细碎的水声。孩子们提着小桶穿梭于小径间,甘甜的井水自壶嘴柔柔地倾泻而下,水珠渗入泥土的簌簌声如蚕食桑叶般轻柔。他们俯身察看泥土的干湿,指尖轻触幼苗叶尖。如秋日太阳火辣辣,一片黑色的遮阳网便如慈母臂弯般及时张开,悬于苗圃之上,滤去烈日滚烫的芒刺,滤出一片荫凉湿润的梦乡。而每当夜幕降临时,无数盏灯光便会在夜色里准时亮起,将一片柔和澄澈的光明慷慨地洒落叶片——原来阳光太烈时我们是盾牌,阴雨连绵时我们变太阳,以这般稚拙的守护,为校园增添勃勃生机。
幼苗亦非无情物,悄然回应着这份郑重。孩子们日日凝望,眼尖的突然指着叶隙轻呼:“看,那边抽新芽了!”一颗米粒大的新绿怯怯蜷在茎叶间,怯怯舒展。小苗们坚韧地一寸寸向上,叶脉舒展如舒展信念的蓝图,细茎挺拔如挺立无声的誓言——那分明是生命接过孩子心血的接力棒后,奋力向前奔跑的姿态!
深秋将莅临,附近的大同村将涌起金涛起伏的菊海。我们的孩子们却更深谙另一番风景:真正的盛放,早在那个俯身浇灌的清晨就已开始酝酿。在日复一日提水、张网、点灯的无尽操劳里,他们以双手触摸泥土的温度,心已学会了对万物生长的虔诚守望——每一寸拔节都是对辛劳付出的无声加冕。
这些幼苗终将会在霜天里绽放,而我们的对土地对劳作的挚爱将绽放得更远。心灵深处埋下了种子:每一次俯身提水的灌溉,都如天上的启明星在拂晓微光里悄然定位。原来护佑一粒种子的过程,竟是大地为孩子们诚挚的心颁发最难忘的毕业礼——它使我们明白,唯有以行动与耐心去贴近泥土的真实,才能在那最细微的生长刻度上,辨认出自己生命必然的拔节与坚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