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喜欢听、看、品肖培东老师的课堂或文章。不喧嚣浮躁,不故作高深,就是沉淀下来,遨游语言文字的海洋,探骊得珠;就是徜徉语言文字的丛林,邂逅芬芳。
一、依托教材,借力旁批
《一棵小桃树》是一篇自读课文,肖培东老师没有刻意求新的教学设计,没有旁征博引的拓展延伸,甚至没有热热闹闹的小组活动,他就依托课文的旁批,有条不紊地推进课程,在与学生的聊天活动中,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任务。旁批如下:
①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
②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③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
④“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在写花吗?
⑤“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您读出来了吗?
在与学生确定有五个旁批,三个问题后,就开始让学生:根据旁批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读完课文,肖培东老师用:“三个问题中,你能回答哪一个?”开启了与学生们的对话模式,教学任务开始有序推进。
二、巧妙切入,促进生成
“你有没有读出‘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肖培东老师问。
一个学生说:“没有读出来”。
“没事,咱们再慢慢来读”。肖培东老师一边安慰学生,一边引导学生:“五个旁批中,哪个指出了阅读这篇文章的方法?”
生答: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肖培东老师顺势巧妙切入下一个学习环节:寻找并品读描写小桃树“没出息”的语句。
之后,再切入: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生答:衬托最后小桃树的有出息;写小桃树的生长经历,也是在写作者的成长经历;线索等)
再后,读第一段:“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始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读完后,肖培东老师再用“如果只用一个字开写小桃树,你觉得作者会写哪个字?”切入另一个话题,孩子们思维打开,水到渠成地深入理解作者对小桃树、对课文主旨的感情。
三、注重朗读,立足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我特别欣赏肖培东老师的这种“回到语文原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来教语文”的教学思想。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即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形成个体言语经验。
在“寻找并品读描写小桃树“没出息”的语句”时,肖培东老师先让孩子们自读旁批旁边第四段的语句,再指生读,后来引导孩子们精简描写小桃树“没出息”的语句,再齐读、再指生读。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肖培东老师用“你觉得哪个词语最能写出它的没出息?”开始带孩子们遨游语言海洋,最后实现“深海探得骊珠归”——
“它长得很委屈”的“委屈”,委屈能写出小桃树的?”
生答:瘦小、柔弱等。
肖培东老师顺势说:作者不说小桃树长得瘦小、柔弱,而说它长得很委屈。我们在学校看到一个瘦小的学生,就可以说——他长得很委屈;回家让妈妈给你做点好吃的,不然你会长得——很“委屈”;
“拱出一片嫩绿”的“拱”,写出小桃树生长的艰难,生长环境的恶劣(在这里勾连朱自清的“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的“钻”,写出小草生长环境的柔软湿润、得天独厚);
“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的“竟”,可见小桃树不受人信任;
“紧抱着身子的”的“紧抱”。肖培东老师问说这个词的孩子:“你会在什么时候紧抱身子?”
生答:感觉外界有危险、害怕、冷等。
遨游语言文字的海洋后,肖培东老师总结到:作者用写人的语言来写小桃树的没出息,我们感受到小桃树的害怕、孤独、寒冷等。
最后,肖培东老师让学生们再读一遍语段,并引导学生读出“担忧、同情”的语气。
四、灵活切换,遵循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
语文课堂要收放自如,肖培东老师在学生们阅读课文后,用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三个旁批问题,你能回答哪一个?”结果一个学生直接说能回答最后一个:“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您读出来了吗?
课堂刚起步,就来解决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必定有生硬酸涩的感觉。于是肖培东老师幽默地调侃到:“你读出来了,你先别告诉别人。”然后再找其他学生,顺利由浅入深地推进对课文的理解。
肖培东老师 “浅浅地教语文”,就是回到语文的原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上来,立足于语言文字本身。听完肖培东老师的课,我们明显感受到:在行云流水中,读懂了潜藏在文字中的生命,感悟到了文字自身饱满的张力。但我们更不难看出,每一次“浅浅地教”,都需要在“深深地读”这个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