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原文片段
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保护自己或对方)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对方。例如,我们抱住年幼的孩子不让他跑到公路上,那是为了他的安全。如果我们打孩子的屁股或是骂他:“你怎么这么笨!”那么,我们就是在惩罚他。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如果员工的表现只是在服从管理层的命令,土气就会受到影响:或迟或早,工作效率就会降低。如果孩子刷牙是因为担心受到批评或被嘲笑,他们的口腔健康可能会得以改善,但自尊却会受损。此外,我们都知道,惩罚导致关系的疏远。一旦我们被看作是施暴的人,我们就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
有个学生在操场打人,我主张先倾听那个学生的感受和需要。例如,如果那个孩子动手打了叫他外号的同沙子宫殿,我可能会和他说:“看起来,你很生气,因为你希望得到尊重。”如果他肯定了这一点,我会接着表达我的感受、需要和请求,而不带有任何的指责:“我很伤心,因为我希望我们既能得到尊重,又不树敌。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探讨,是否有其他的方式可以使我们得到尊重?”
第二部分:I重述分析
我们在生活中肯定遇到过许多的强制力,有来自老师父母的批评,也有我们对于子女的批评。也许通过批评可以改变对方的行为,但是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方式,反而引起了十分不好的影响。
首先,批评确实能使对方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改变自己的行为,但是这是由于批评方往往是强势一方,使被批评者感到害怕和恐惧,也因此容易在他的心里建立一种以强欺弱的感受,而不是他真正的认识到我们的行为是错误的,是需要改正的,忽略了这件事的真正内涵。
其次,惩罚性的强制力也会失效。对方可能会出于自我保护,或对抗,或选择不理睬。比如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会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而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和父母们发生冲突。
因此,我们要想改变对方的行为,使沟通进行下去,我们就必须放弃惩罚性强制力,改用保护性强制力,即,采用非暴力沟通:
第一步:说事情,简要描述事情,比如上例“你打了同学"
第二步:说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我表示非常遗憾、难过“
第三步:指出对方的需求”你希望对方能够尊重你,不要使用外号来称呼你“
第四步:说做法,如“我很理解你,但是你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比如不理会,也可以和我来探讨。”
第三部分:
A1:我以前读书时时常被老师批评。初中的时候,我很喜欢玩,也不喜欢做作业,因此,经常受到各科老师的“照顾”。像见家长,单独教室里补作业这种事是家常便饭,但是即使老师们如何批评,父母如何批评,我都已经麻木,当做没有听见。所以效果可想而知。
然而在高中的时候,我的老师从来没有批评过我,在我从高一开始,我的班主任数学老师也一直十分鼓励我,也是那个时候开始,我对于学习的态度变得很积极。
反思:一味的批评对于我们的行为改变并不是很好的手段。
A2:
如果我作为长辈,在孩子有叛逆的时候,做的不好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完成作业的情况下,要首先保证冷静,不要去惩罚性得批评他,要好好的和他沟通,我会和他说:“ 你今天又没有完成作业。我感觉很难过。你想要玩我也很理解,我看这样办,你把这几道题做完,我们就玩一会,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