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传》是《左传》《公羊传》《榖梁传》的合称。
1.《春秋》与“春秋”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的朝廷大事,大多是在春秋两个季节举行,所以记事的史书就用“春秋”做了名字。
当时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大事记,也就有了各国的《春秋》,但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春秋》,却是专指鲁史的。为什么呢?因为其他各国的大事记,都没有传下来,只有鲁国的传下来了。这应该要归功于孔子,因为他是鲁国人,相传这部鲁国《春秋》就是他编写的。
关于孔子著《春秋》,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猎户猎杀了一只独角怪兽,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就把它扔了。孔子听说了,就去看这个怪兽,一眼就认出来这是一只“麟”。麟是仁兽,代表着祥瑞,只有圣帝明主在位、天下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可是当时正是乱世,哪里能有圣主呢?这麟出现得实在不是时候,它的死亡也是必然的了。孔子从这只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运,他悲伤地感慨:“我的道不行了!”当时他已经年老,也常常觉得自己生不逢时,虽然一生颠沛流离,向各国君主说教,却总得不到信任,自己的“道”也难以施行。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修一部《春秋》,让国君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用时九个月,从鲁隐公元年开始,一直写到发现麟的那一年结束,完成了鲁史《春秋》。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事实上,孔子和鲁国《春秋》没有任何关系。这部书完全是鲁国史官所作,是一部信史,比如里面记载的鲁国日食,有30次和西方科学家的推算是吻合的。鲁《春秋》记载了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历史,也就是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这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代。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虽然是鲁国纪年,但是记载了各诸侯国的事情,所以也是我国的第一部通史。
2.《春秋》三传
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是征实,而是劝惩,特点是文字过于简略,劝惩的意思有时不容易看出来,这就需要有人来进行解说。孔子兴办私学,其中教授的科目之一就是《春秋》,他把自己对“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理解,传授给了他的弟子们。他死后,弟子们分散四方,继续传播着他的思想,《春秋》三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春秋》三传的共同特点是:把劝惩作用放在首位,其次才是征实。它们解读的《春秋》大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这是人君的明鉴;二是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这是拨乱反正的程序。两者都是王道。
三传也有不同之处。《公羊传》和《榖梁传》主要的内容是解读经书,在解释的时候,往往咬文嚼字,穿凿附会,而《左传》却是以叙事为主的。另外,《公羊传》和《榖梁传》流传较早,在当时被立为《春秋》的博士,也就是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左传》成书虽早,但流传得晚一些,在名气上不如前两家,虽然也争取到立了博士,但是不久就废了。可是《左传》虽然没有进入官学,在民间却很是流行,因为《公羊传》和《榖梁传》空谈说教太多了,相比之下,《左传》自有其独到之处。
3.《左氏春秋传》
《左氏春秋传》就是我们俗称的《左传》,通常认为是鲁国的左丘明所作。左丘明这个人很神秘,有人说他是“鲁君子”,有人说他是孔子的朋友,后世又有人说他是鲁国的史官。另外,汉代人认为《国语》也是左丘明所著,司马迁就曾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是从后世的研究来看,无论《左传》还是《国语》,作者应该都不是左丘明。
《左传》是依据《春秋》而作的,作者参考各种典籍,比较详细地叙述历史事件,征引孔子和别家的解经言论,自成一家之言。但是书中的迷信之处也很多,大大违背了《春秋》“征实”的精神,和儒家的宗旨也不契合了。东晋儒学家范宁在他所著的《榖梁传序》中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艳”是说文章美,“富”是说材料多,“巫”是说它多叙述鬼神故事,预言祸福。这是很公平的评价。
现存的最古的《左传》注,是西晋时期的杜预注。杜预谈到《左传》,说它“其文缓,其旨远”,“缓”的意思是委婉,“远”的意思是含蓄,夸它不但是好史笔,也是好文笔。有这样高的评价,《左传》就不仅是史学的权威之作,也是文学的权威了。这是杜预夸大其词吗?非也。
《左传》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记叙辞令和描写战争上。春秋时期,列国之间频繁会盟,使臣会不会说话,关系重大,所以非常注重辞令。《左传》记叙当时君臣对话,从容委曲,意味深长,看似平心静气,实则暗藏机锋,紧要关头寸步不让,外交辞令恰到好处。就算是当时情景的实录,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字功夫。
《左传》的作者还擅长写战。复杂的战争,叙述得头头是道不易,讲述得有声有色更难。但是作者却能忙中偷闲,从容不迫,可见其写作功力。后世的许多写战作品,包括《三国演义》都继承了《左传》的写战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