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治疗、护理、康复均可同步进行,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治疗等服务。
有针对性的监测供给,又被称为深切治疗部。是随着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的共同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康复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
2016年8月,妈妈头部又发生第二次脑部血管破裂。我从武汉赶回家乡并在当天把老人家送到武汉进行冶疗。
长途120急救车,沿着县城高速行驶了100多公里,总算到达了武汉陆军总医院。妈妈躺在担架上,被我们及工作人员抬入了重症室。我们认为妈妈会立刻进入手术治疗,但医院会根据自己的一套医护方案对病人进行诊冶。我们只有静静地守候在重症传达室窗口旁休息区。
时间一分一秒,心脏感觉像刀割般疼痛。医生开出的一连串账单,住院押金,还有后期的不断出现的资金压力,这些不断生成的压力,让我的脑子处于一片空白。
当然医院会给病人家属留有一个歇息区,里面会安排一个属于你的床位,这个床位会写有一个编号。当然里面有几十张床位。我们去时,只有三、四个家属在那。
我的旁边是一个50出头的男人,病人是她的老婆,看得出他们感情很好。她老婆血管破裂后,县城没有好的医疗设备进行治疗,只有转到省内这所唯一治疗微创的医院。他们已进来半个月并用了几十万。他不愿意放弃对老婆的冶疗。还有的进来的,是出了车祸,造成脑部血管破裂的。
不一会,重症监护病人家属区又来了一对中年人,听她们讲述:病人是她们的老父亲。已经70多岁了,这次是第二次进来。她们的父亲是个老军人,医疗费用都是国家报销。每年的退休费也很高,她们的父亲多活一天,她们几个子女都跟着沾光。但老人家年纪大了,可能这一回很难从手术台上平安下来了。
我与妹妹焦急地在留守病房中等待,可能妈妈的病情慢慢地稳定下来,医生打了镇静剂还有一些葡萄糖之类的辅助药物。经过十二个小时的等待,妈妈被推出重症室,在家人的协助下进行脑部CT和激光扫描检测。还有一台微创检测仪进行电脑拍照。检查完后,妈妈又被推进重症监护室。妈妈除了昏迷,连和我们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重症监护病人家属区又来了一对中年人,听她们讲述:病人是她们的老父亲。已经70多岁了,这次是第二次进来。她们的父亲是个老军人,医疗费用都是国家报销。每年的退休费也很高,她们的父亲多活一天,她们几个子女都跟着沾光。但老人家年纪大了,可能这一回很难从手术台上平安下来了。
到了第二天下午,负责诊治妈妈的主持医生才同我们作了一次深刻谈话。多年之前,妈妈也因为脑出血被送进这家医院,当时的主冶医生很优秀,也为老人成功地进行开颅手术,并对脑部破裂血管进行缝合治疗,手术也很成功。但曾经的主刀医生也没看到了,换成了一个新的面孔。
这位主持医生谈了妈妈的病情,针对妈妈年纪大了,已不适应做第二次开颅手术,只能采取牵引方面的保守治疗。我们斟酌再三,听从了医生的见议。但是这一次手术,也不像第一次让人得偿所愿。当导管进入血管一半时,遇到一个很小的血管瘤堵住牵引的路径,经过时可能会造成第二次血管破裂。造成供血不足,出现生命危险。听到主持医生的介绍后,刚刚平复的心脏感觉又在流血。
当病痛到来时,我们总感觉那么的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只能用她坚强的意志与伤痛搏斗,当然还有高昂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妈妈每天痛苦地在病床上呻吟,时刻昏迷,时刻半清醒。我们不断地安慰她,同她说话。我们只能用我们的爱去尽心地守护她。
随后,妈妈被转到普通病房,靠着药物的维持与医护人员的精心看护下,妈妈的病情慢慢地稳定下来。我们决定离开武汉,回到家乡作保守冶疗。
不知不觉,到现在已经快四年了。妈妈凭着她坚强的意志勇敢地生活着。妈妈也一直坚持服药,她的病况也一直久久地困绕着我的内心,我只希望她老人家能够多多地健康地,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