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两年前的文章,一切一如既往,近在眼前又遥不可及,正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将来心不可得。
今夜,青春还是画了一个句号
今夜,我们回到了从前;今夜,欢声笑语,眼眶却总是湿润;今夜,我们尽情嘶喊,围成圈,听那首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这是2017年4月,微信群热闹了起来,我向妻子提出,五一要去兰州一趟,参加同学会。
闭上眼睛,往回一想,思绪便顽固的飘向20年前。
天还没有亮,山间村庄的土路上,一个瘦小的少年,够不上自行车前梁,斜跨在三叉上奋力往前蹬,身前是黎明交接的曙光,身后是跨过山梁远送,已然不再年轻的父亲和他关切的目光。车子到了山下,天渐渐亮了,赶路的人多了,那个少年,羞涩于自己骑车的姿势,改为推着车子在公路上跑,上学不能迟到!那个少年便是上初中的我。
深夜,和同学,在他哥哥的宿舍内,对躺在两边的床铺上,毫无睡意,探讨着即将到来的中考和将来的人生,忐忑不安却又信心满满,稚气未脱却又悄然长大。
1993年夏天,收到了邮校通知书,一阵鞭炮,随后,整理行装,一个不算热的下午,山梁上,悄悄的挥了挥手,没有人注意,就此,告别了再熟悉不过的山沟。
坐在通往省城兰州的车上,想象中,进去兰州之前,是一座威武的大桥,战士在上面站岗。傍晚到了兰州,虽然没有见到士兵把守的大桥,满城的灯光,眼花缭乱,心中还是写满了惊叹!
进入学校,报到,军训,陌生的同学很快相熟。学习的日子一天一天,过得很快,读书考试,差不多的节奏,是熟悉的模样,总有空余的时间,我们一起慢慢长大。
水上公园,平生第一次春游,阳光明媚的天气,静静停放的退役飞机,稚气未脱的笑容;第二年是兴隆山,时至今日,闭上眼睛,依旧可以清晰闻到兴隆山那烟雨的味道,一切却又了然无踪,只是,再也没有去过,或许还是有些害怕,害怕那熟悉的景色却无熟悉的身影;那年的元旦,飘着雪,我们带着白围巾,宿舍布置得花花绿绿,播放着老狼的歌,女生们一波波来参观,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笑声真的像银铃;那一个清晨,天也是蒙蒙亮,校门口,再一次坐上了回家的车,只不过,这一次,带上了所有的东西,前来送行的同学,笑意盈盈,可是谁也隐藏不住那淡淡的忧伤,坐上车子,木然挥了挥手,就在那一刹那,永远的告别了那一段时光。
蓦然一惊,时间回到了2017年4月,回忆中的片段,缥缈的连梦都算不上,尽管,总是时不时的出现,就像能真正触摸到。眼前是妻子和两个嬉闹的孩子,书架上的那本影集,多年来很少翻看,有时候甚至想,那上面真是我吗?真是我曾经认识朝夕相处的人?工作后的日子快得一塌糊涂,再努力的去回味,也似乎和昨天一样,没有任何特殊的感觉。
很快到了5月1日,急不可耐到了兰州,晚上,一样的交杯换盏,大屏幕上播放着昔日的影像,真难以相信,20年了!麦克前,醉意朦胧的我们,尽情嘶喊,围成一圈,听女生们合唱那首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真的是熟悉的味道。眯上眼,任凭鼻子酸了又酸,任凭眼眶湿了又湿。拿起杯子,一杯接一杯,和所有男同学碰杯,邀请女生跳上一曲,笑容背后,有无法掩饰的无奈和木然。
曲终人散,天又亮了,同学们一一告别,笑意盈盈,我们都知道,再也没有了当初的伤感。
走了,回家了!车窗外的黄河,和多年前一模一样,只是,看着她的人,变了昔日的模样。
时常在记忆中出现的那些片段,想抓抓不住,却总是很顽固的飘来,就像诗人的低语,喃喃倾诉,说着淡淡的痛,就如那兴隆山的烟雨,多像青春的牵连,化作了雨做的云。所有的这些,突然,就在2017年5月的这个晚上,毫无征兆的离我而去,即便是努力的想再感受感受,感受那种无言的痛,心情却已然决绝的跳了开来。
我想,那可能就是,青春的尾巴,丝丝扣扣,总不愿离去,就为了陪伴心底那个懵懂无知,给谁也说不出口,却永不想长大的少年。今夜,无可奈何的醉意,短暂的相聚永恒的离别,属于我一个人的青春,终于还是悄悄画了一个句号,那些涩涩的记忆,和风中那朵雨做的云一起,永远飘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