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这常让我感到生之喜悦。
因为,这静静的夜,最适合抛却所有身份枷锁、琐事,去放空自己梳理思绪。
这一日,我特别想就对孩子教育观念的转变做下归纳总结。
1.孩子是经由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她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她只属于她自己。她并不是我们情绪的垃圾桶,也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更加不是我们的累赘负担。
嫌弃孩子拖累,只证明我们没有经用智慧消融一些事。所以让这件事成为了我们的负担。关键点在于,有没有孩子我们都没能成为更牛逼的人。而我们成长的每一步,毫不夸张的说,恰是孩子的到来,才促使我们成长的更快,也更勇敢坚定了。
2.我们的一些固有的念头和情绪卡点也因为着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的存在,在一些相处互动中被勾了出来。
我们痛苦,我们焦躁,我们坐立难安。我们期待打破重建,拥有更多、更好的东西。
我们觉得或是他人过错,身上的问题,让自己如此难过不开怀。
私以为只要离开这个人,或者改掉这个人身上的问题我们就会快乐。
但我们错也就错在这里。
孩子,她是一定会遵照她自己的命运走她想走的路的。她也一定会走向她要去的道上。
如果说人生有个剧本。那这个剧本的写作者一定是她自己。
说句玄学一点的话:在她没来到这世上之前,已经自己选好了父母、选好了家庭。选择了自己想玩的剧本。而她,也只是亲自下场好好玩自己编辑的这场游戏。
所以说,面对孩子写作业慢,成绩一般,还有其他的一些看不惯的行为、作息问题,我们加以引导就可以了,没必要太较真。没得用。若我们把一些事看的太重,就一定要觉察我们为什么会把这件事看的那么重了。
比如:今天没给孩子检查书包,孩子忘带英语书了。
或:“孩子作业没完成,糟糕,老师说打电话了。”
再或者:孩子去别人家做客,当众说脏话了。
哦,咋办,孩子上课没带课本,会不会影响她学习啊。作业会影响的吧,老师会点名的吧。今天一定要帮她整理书包。
哦,天啊,老师要数落我了。
哦,熊孩子,怎么这样不礼貌呢?别人会怎么看我,是我没做好妈妈的职责吧。我好没用。我好没面子啊。
等等,所有这些,通通都是自己对自己的负面指责。还有对孩子有所期待和过于要面子造成的。
3.人嘛,只有自己解放自己了,才能求的解脱。
而想真正解脱,就是把自己交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
不用太在意外界目光。就脸皮厚点,万事不挂于心。
只要我们静下来了,就会有生出颗“好心”。
一颗平常淡然的心。
而这颗平常淡定的心会帮助我们生发智慧,有了智慧我们就能很好的去化解一些生活中零零碎碎的问题啦。
这世上也确实只有三件事:
“自己的事。”
“别人的事。”
“老天爷的事”
而生活中大多数的事,却是:
“干你P事!”或“干我P事!”
勇敢一点啦,就把自己隔离出来,不要越界嘛。也不要凭空幻想,自己吓唬自己。担心是最无用的诅咒呢。这世界好着呢!
同时你也没那么重要,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你啦。大家都忙着呢。
即使笑你,嘲弄你。指点你,批评你。那也是,表面应承,啊,对,对对对对。内心里,干你P事!(就是别人说的对否都别内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千万别内耗。)
我们要知道遵守生命规则非常重要。每一个人的生命,在一些圈子、环境,还有所遇人和事当中,都会有所得,有所缺。
得了——她懂了更多,得到成长。
缺了——我们引导、指点一下。
但,永远记住,她们要走的路每一步都不会少。(我们也不可能给她们真空隔离。)
但,好就好在,她们走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每一步都算数哦。
只要我们好的、坏的都照单全收,学会去欣赏每个生命个体,接纳并允许每个人各有不同。
这不就天下太平,美了嘛!
最后,还是那句话:最终她都会长成她想要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期待的样子。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爱她,完成自己,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