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课堂笔记】第二讲 习课堂---有效训练的秘密

今天,继续学习管建刚老师的公益讲座习课堂系列第二讲   《习课堂---有效训练的秘密》。

      管老师先分析了现在的考试与作业之间的四种现象:一是考试好,作业少;二考试好,作业多;三是考试不好,作业多;四是考试不好,作业不多。第一种现象属于理想状态,只有极少数老师能做到;第二种情况家长普遍也能接受,毕竟有成绩这个硬性指标在;第三种情况是最被家长所吐槽的:成绩不好,作业还傻多;第四种情况会被家长认为老师不负责任。尤其是第三种情况,成绩之所以不好,是因为作业大多是无效作业,学生所做的属于无效训练。那么,有效训练的秘密是什么呢?

 一是情景相似。为什么一到考试学生就比平时差呢?管老师认为,是因为情景不同。考试最大的特点是独立、限时。而平时写作业大多不作要求。因此,平时就要改变这种散漫的写作业习惯,和考试保持相似的情景,一定要在独立完成、限时完成上下功夫。

      二是教练在旁。大数据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大多来自于公务员家庭和教师家庭---因为家长按时上下班,有时间陪伴孩子。大人做饭,孩子在餐桌上写作业---大人就是孩子的教练。不一定说些什么,指导什么,效果也会不一样。

三是同伴伴随。在课堂上,大家一起写作业,孩子心里是愉悦的。可是,下课后,一个人补作业为什么那么痛苦呢?因为没有同伴伴随。有经验的老师留学生写作业,一定只留一个,让他离开同伴,他自己肯定想办法赶快摆脱这种痛苦。

 四是激励在旁。跳一跳,摘桃子,谁都懂。可是,怎么跳?跳多少下呢?却是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跳一跳不等于跳一下,有时需要跳好几下。同样一道题,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说,跳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激励,就是让不肯跳的孩子跳起来。让后进生,有劲跳,跳一次;让中等生,跳两次三次;让学霸,跳四次五次甚至七次八次,让他们都摘到最大的桃子。鼓励孩子继续跳,是最困难的。习课堂有四个组织模式:课堂组织、课堂管理、课堂激励、课堂示范。课堂激励是最关键的,要求说出具体的人和事,要说出这个人的名字。

 五是马上应用。先读来学,再写来习。读写结合,读了马上写,学了马上用,这样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六及时反馈。及时反馈不等于当堂反馈。因为当堂反馈学生急着订正,导致练习松懈,同时影响下个环节的学习。所以,及时反馈要在当天反馈。这样,至少保证刚需作业的完成。

学习是真实发生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身上完成的。学生学不好,习不好,老师的教学目标怎么可能完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