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外面的世界,不会轻易原谅那些无法无天的孩子!
与其等待孩子将来被社会敲打得头破血流,不如从小教孩子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敬畏尊长,敬畏规则。
在学校,老师不敢管。在家里,家长则舍不得管!有人曾问李双江打孩子吗?李双江说:“不打,舍不得,有时真想打,但不能打,劝说,我们吓唬一下。”
父母管教孩子,老师管教学生,自古以来天经地义,初会学话的小儿都会念“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是现在,父母不愿教,老师不敢严,父子关系、师生关系彻底扭曲。
每家每户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自出生就三代六口围着转,家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老师在批评孩子时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其结果,很多孩子蹬鼻子上脸,脾气越来越大,任你怎么给他讲道理都不管用。那些问题孩子更加骄横跋扈,我行我素,自毁前程。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就因涉嫌轮奸被判刑10年。
我们教育的主体思路是对孩子不停地让步,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
如果在全社会形成对孩子让步的氛围,以后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担的……
人应该有敬畏之心。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才能自觉约束自我,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古语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所以有“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故事。
只是,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外面的世界,不会轻易原谅那些无法无天的孩子!
记得这则新闻吗?一个熊孩子拿水往亲戚的钢琴键上倒,孩子爹妈以“哎呀,小孩子不懂事”推脱,还反说“好心帮忙洗琴”。亲戚不好发火,于是笑眯眯夸熊孩子干得好——后来熊孩子”再接再厉”,在商场用可乐“洗”了一架60多万的进口钢琴,被索赔19.8万折旧费。
你舍不得教育孩子,社会会狠狠地教育他!
深圳有一个学生,喜欢钻研奥数,却走路慢慢吞吞总爱迟到,同学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奥特慢”。后来他被父母送到英国念高中。有一次回国,他给我们讲了个经历——他假期去一家华人开的中餐厅打工,结果第一天上班就迟到了五分钟,被解雇了。他没有想到,第一次因为迟到所受到的严厉惩罚,竟是丢了饭碗。
而最令他醍醐灌顶的,是那个华人老板的最后忠告:“小伙子,如果我不解雇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残酷!”
在中国式教育的娇宠之下,让学生罚站也如走钢丝,迟到自然可以逍遥法外。但多年以后,因一种积习所引发的重创,这该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与其等待孩子将来被社会敲打得头破血流,不如从小教孩子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敬畏尊长,敬畏规则。
旧时中国,家有家规。家规会刻在戒尺上,子弟一旦违反,戒尺伺候。古人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立规矩须有惩戒。没有惩戒,规矩形同虚设。
现在很多家长会和不听话的孩子“约法三章”,但坚持不了几天,孩子就反悔。究其因由,多是因为只有胡萝卜,没有大棒。通过合理的惩罚让孩子从抱有敬畏之心,才不会无视家规国法,公序良俗。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最近几十年,国人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了西方先进开明的民主教育理念,注意到了对孩子们身心的保护,将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的“戒尺”轻易扔掉,却没有学到西方对问题学生的惩治手段和法律法规,导致教育用“一条腿”走路,自然容易变得畸形。
只用表扬和哄去教育孩子,期望单纯用感化去教育问题学生,只是“鸡汤大师们”的一厢情愿。
教育必须有相应的惩戒制度,这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几乎所有的美国学校都有禁闭室,学校有权将违纪学生停课、关禁闭、周六返校禁闭、开除直至送少年惩戒学校。
英国《2006年教育与督学法》规定,教师有惩罚不规矩学生的法定权利,包括:罚写作文、周末禁闭、校长惩戒、停学。体罚包括允许打手心,每双手不超过三次……
我们反对体罚学生,但是,如果只维护孩子的权利,而不强调他们的责任,如果孩子可以随意挑战秩序而没有任何惩戒,家长和老师只能说服,只能作所谓的“思想工作”,那这种教育制度是不是有效的?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是一种隔靴搔痒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家长不仅要自己严格教子,还应和老师形成统一战线,同心同德,形成合力。绝大部分老师是为了孩子好,批评是“爱之深、责之切”。只要批评得对,家长就应该支持老师。
很多人长大后对老师充满感激,就是因为老师及时给出批评,“悬崖勒马”,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师感慨,毕业后真正感恩老师者,往往是那些受批评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