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安娜
《深度工作》这本书并不厚,主要内容240页,结构也简单,先告知你深度工作的来源、意义和好处,再告诉你开展深度工作的四条法则,各法则下又有若干可选策略,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不过,读这本书并不能掉以轻心,我读时反复几次提醒自己归位,这也是书中讲到的,遇到了不能完全理解的内容,即高价值低刺激的内容,人就会倾向于分心,把注意力转向低价值高刺激的内容,比如不停的刷新社交网络页面。
用俗话说,溜号了。
书的第一部分讲深度工作的价值和一些理论,这毋庸置疑,就不说书中所举的荣格、比尔盖茨、伍迪艾伦、JK罗琳等等各界人士依靠屏蔽外界干扰的深度工作状态完成了作品的创造。
包括我自己,最近是稍微尝到了点深度工作的好处的,自从换用了带节奏通读的读书办法,基本上两到三小时就能读完一本普通长度的图书,只是前提是读的时候要排除外界干扰,不能三心二意,左看一眼网页,右看一下微信。如能做到专心致志阅读,就能沉浸其中,多多体验心流状态,读完后也能回忆起书中的亮点。
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在现在读来更有意义了,因为日常活在互联网上现代人,大多数都已经被各种网页app即时通讯将注意力扯得稀零碎,每天浪费在各项工作之间转换上的时间一大堆,等到需要沉浸式工作时,已经习惯了随时摄取碎片信息的大脑很难不分心,我们的大脑已经被这种碎片生活方式改造了。
读这本书,学习书中要点的过程,就是我们重新训练自己的大脑的过程。
除了前文所述的人物案例,作者纽波特用自己一年深度工作的实验经历,以及其他大学教授或行业精英的实例,证明了深度工作状态能让人用更少的时间做成更多的事。
因此,书中观点我也认可——与其说是时间管理,不如说是注意力管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做的,能做的,把注意力合理分配,提高使用效率。主动选择深度工作,减少或者不做对应的浮浅工作,也就是更多的做重要有价值的事,减少在琐碎事务上的时间,比如收发邮件。
当然,有些工作可能无法避免的有很多邮件或消息往来,《深度工作》也提出一些策略,其中有一条,教你如何增加发件人的工作,从而减少自己在此类工作上时间花费。
对此我恰好有类似经历,之前我曾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一段时间,总部培训时就曾讲过,涉及到技术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总部技术骨干咨询,但有一点,要把自己的问题、已做尝试、预测方案写得十分清楚才好,这样节约大家的时间,也提高尽快得到回复的几率,如果只是简单写着“求助”或者“你有空吗?”,恐怕事务繁忙的对方无暇回复。
这是发件人的角度,而《深度工作》讲的收件人角度是指,遇到主题明确,确实需要回复的邮件或消息,最好是花一点时间,分析开展主题所需的工作,指出发件人在这件事上应承担的责任,或者要求他提供相应的事实和数据,这样就把发件人也调动起来了。我们在日常的微信沟通中也可以多应用此类策略。
为了更多进入深度工作状态,纽波特提出工作要深入、拥抱无聊、远离社交媒体和摒弃浮浅四个准则和若干条策略。其中,在我看来,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深度工作嵌入到日常生活流程中,形成一种习惯,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就如一日三餐,早晚刷牙,饭前洗手一样。正如想读一本书,不是“有空时看一看”,而是每天早上七点到八点读一小时,计划一周读完。唯有嵌入,才能确保实现。
不过,具体适用于哪种深度哲学,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书中提出禁欲主义哲学、双峰哲学、节奏哲学和新闻记者哲学。
第一种对于我们是不大实用的,谁也很难抛下原有工作,几个月的深居简出,一概社交事务全都不理,或者三个月处理一次; 双峰也许可行,但实现它要求条件颇多,如荣格一般,在苏黎世开诊所,教课程,和朋友见面,在乡村石屋思考写作,或者如JK罗琳一般,住在五星酒店里写完了哈利波特系列最后一本,按纽波特的说法,要有大手笔。
节奏哲学(链条法)是最现实的,在日常的生活中设定每日深度工作目标,实现了就在日历上画个大红叉,天长日久,红叉形成链条,这项深度工作也就固化成了习惯,我准备拿出一本大日历,记录每天去健身房; 新闻记者哲学对于专业素养要求很高,新闻记者的特点是需要随时进入写作状态,所以如果你抓住空余时间,随时进入深度工作状态,那你就可以应用这种深度哲学。
以上内容是我在读完《深度工作》后觉得有价值的亮点,更多细节也只有你们亲身读了才知道,愿我们在这个注意力涣散的年代,做一个深度信徒。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