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实上,唐僧并非是唐太宗的结拜“御弟”,相反,唐僧却是唐太宗政治条令下的“通缉犯”。
小说里的唐僧与唐太宗是结拜兄弟,唐僧欲西天取经,唐太宗挥泪送别,并赠送车马钱财随行,唐僧的地位之高,万人敬仰。
而事实上,唐僧并没有那么幸运,唐太宗更没有那么高风亮节,这只是艺术家为统治者的拍马屁而已。
唐朝开国不久,国政尚新,疆界不宁,西有强悍的吐蕃骚扰,北有狼一样的突厥张牙舞爪,为了防止充当兵员的壮丁流失外域,唐太宗发布“禁边令”。
巧的是,唐僧也就是玄奘法师,立誓西往印度参悟佛学,求取佛教经典。这时候个人的情怀便与国家的铁血政治撞击在了一起。无论哪个时代,这种情况往往以个人情怀的毁灭而告终,唐僧也无一例外。从当时的形势来讲,唐僧西去的概率基本为零。
唐僧西去必经凉州,而当时镇守凉州的都督李大亮,接收了一则秘报:有僧从长安来,欲向西国,不知何意。
李大亮对一个出家和尚的意图并不感兴趣,他唯一要做的事便是死守边关,镇压违令者。李大亮对此密报提高了警惕,并立刻派人去找玄奘,明确要求他打消出关的念头,强令玄奘折返长安。
而事实上,政治的威慑在有信仰人的眼中是渺小的,信仰可以冲破一切藩篱与枷锁,信仰可以让一个虔诚的信徒赴汤蹈火,无所畏惧。
而接受到命令的玄奘,并没有折返长安,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信仰,西去求法。
那时候,都督李大亮并没有将这个和尚放在眼里,想想下个令吓唬一下就罢了,再没有对玄奘的行踪进行监督。而此时,凉州的佛教领袖慧威法师得知此事,对玄奘西行求法的决心而震撼,于是暗中帮助。慧威法师派自己的两个亲信弟子-慧琳和道整给玄奘带路,护送他悄悄离开凉州。
因为怕人察觉,慧琳与道长陪伴玄奘法师昼伏夜行,白天休息,夜晚赶路,一路向西而去,一直来到了今天的甘肃安西县,也就是瓜州。
然而不幸的是,一到瓜州就被瓜州刺史孤独达发现了。幸运的是,孤独打并不知道,玄奘来此何意,更不知道他西行求法的决心,而是将他当成了一位云游高僧,不但以地方长官的身份予以接待,还赠送布施了诸多物资钱财。
而此时玄奘虽然避开了被关押和缉拿的风险,但更大的风险又摆在了自己的面前,要往边关偷渡出境比登天还要难,玄奘从当地人那里打听到,要想继续往西走,首先要度过一条宽阔无比的大河,也就是今天的葫芦河,大河水流湍急,深不见底,人不可能跨越过去。
就算这条大河能过去,前头还有一个玉门关-海关,如果没有官方认证的证件,肯定不能放行。
就算玉门关能过去,前面还有个“五烽”,这是以五个烽火台为核心的边防站,里面有边疆战士张弓搭箭,日夜轮守,若发现有可疑人员偷渡出关,可乱箭射死,5个烽火台之间的距离相距百里、无有水草,每个烽火台都是一个鬼门关。
就算玄奘闯过了五个鬼门关,前面还有八百里莫贺延碛戈壁沙漠,沙漠里的恶劣环境是普通人不敢想象的,三头六臂都不可能穿越,更何况普通人的血肉之躯。
此时的选择充满了无比的困惑,西行之路,难于上青天,自己怎么可能穿过层层关卡,度过一个又一个鬼门关呢?此时玄奘无计可施,便逗留在瓜州。
更不凑巧的是,凉州都督李大亮突然想到:自己命令玄奘折返长安,不知道他遵守了没有?于是便派人打听,发现玄奘不但没有返回长安,还悄悄地继续西行。李大亮一气之下便立刻发下通缉令: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侯捉!
…………
不得不说玄奘在西行的起点上就受到了重重阻碍,更受到了唐太宗政治条令下的种种羁绊,所谓玄奘法师与唐太宗结拜兄弟实属虚构,违背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