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看的是第三章“先从整理头脑开始-断舍离的思考法则”的三个部分,我梳理一下其中的关键点。
一、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
这一部分讲了“断舍离”精神的核心:以自我为轴心,并举了一个例子。
断舍离中最最重要的是要摆正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如何断、如何舍、如何离,这就是到底什么最重要。我们用物品,物品为我们所用,这大家都知道,我们面对东西时,不管是收拾现有的物品时、去购买新物品时或是接受别人赠送物品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我现在用不用这个东西,而不是这个东西能不能用。
这两句话的主语是不同的,”我用不用”主语是“我”,而”这个东西能不能用”的主语则是“这个东西”;另外就是时间轴也是不同的,“我用不用”是立足现在,“这个东西能不能用”则没有明确的时间轴。
所以,我们在断舍离时,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用不用上,二是要考虑”现在”用不用。
另外,书中还举了个例子,把物品类比为“人”,把我们与物品的关系类比为人际关系。我们可以把用不到的东西比喻为陌生人,把我们经常用的东西比喻为熟悉的人,把我们非常喜欢、经常用到的东西比喻为我们的死党、亲近的人。如果东西很乱,那我们就生活在一个陌生人的世界里,我们肯定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而如果我们经过了初步的断舍离,那我们周围就是熟悉的人,这样我们的感觉肯定要好很多;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的断舍离,只留下我们喜欢的、常用的东西,那我们周围就是挚友、死党、亲人了。
二、理解扫除的整体概念
打扫除包括三个方面:收拾、整理、打扫,有什么不同呢。收拾,就是断舍离的过程,做取舍;整理,就是将物品放到应该在的位置;打扫,就是扫、擦、刷,清理卫生。
显然,在打扫除时,是有次序的,首先要收拾,清理掉不需要的物品;其次是整理和打扫。
不知你在打扫除时,是怎样做的。如果不经过第一步,那不管经过多少次打扫除,家里还是原样,只是比以前有序了,下次还会要费很大的劲打扫才行。而一旦经过了收拾、清理,那物品会少很多,我们要做的事情也会少很多。
三、关注不扔东西造成的损失
你应该听过二八理论,在我们与物品的关系中也有二八理论,也就是,我们家里20%的东西满足了我们80%的需要,剩下80%的东西满足了我们20%的需要。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扔掉80%的东西?书中没有给出答案,但看了这个类比,至少说明我们需要进行更为彻底的断舍离。
不扔东西我们会有哪些损失呢,生活乱,想收拾却收拾不好,苦恼,生活陷入无休止的烦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