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15班电影季灯塔组分享课程
“生而为人,真的对不起!”
要怎样彻底的绝望和对自我的否定,才会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松子这一声无奈的叹息,更像是一声呐喊,表达了自己挣扎一生的愤懑和辛酸!在极端的放纵里,松子感受着自己的生命一点点走向堕落的深渊,看不到一点儿希望的微光,就是这一声呐喊,也被淹没在肮脏杂乱的小屋里,没有一丝回响。孤独,是如此具体而深邃的镶嵌在松子的生命中!
看完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心情是说不出的复杂。诧异、愤懑和同情紧紧交织在一起,让人想去回味又不想去回味。面对松子令人不可思议的行为,忍不住会质问:“为什么要这样?怎么可以这样?”可是,在这质问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在说:“怎么不是这样呢!就是这样的呀!”不得不说,对于松子的所作的一切,是有理解在里面的,而这样的一份理解,来自于无情岁月里所沉淀的种种。一部好的电影,总是在戏剧化的故事里,带给人诸多对人性的思考。这份思考,可以聚焦于单个的生命,也可以扩展到一个广泛的群体。这是导演高明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去探寻的路径。
那么松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她的一生又经历了些什么?
松子是一个活泼漂亮的女孩儿,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她和所有的女孩儿一样,喜欢粉嫩的颜色漂亮的衣服喜欢看滑稽有趣的木偶表演,当然,也和所有的女孩儿一样,喜欢看到父亲对着自己宠溺的微笑,而她的痛苦也因此开始了。她有一个生病的妹妹,她不明白妹妹整天病病殃殃的毫无生气,可是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拥有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心里的嫉妒慢慢的变成了怨恨!深深的遗弃感让她离开了那个让她感受不到爱和温暖的家,她不再企望家庭会给予她肯定,也不再相信有一天父亲会注意到她!
可是,对爱的极度渴求和对自我的不确定,让松子在每一段亲密关系里,都一直扮演着一个乞爱者的角色,互相敌对的两个三流作家、吸毒者、黑社会阿龙(这个阿龙曾经在学生时代害得松子失去了尊严和工作),都在关系的最后对松子大打出手,一步步把松子推向了人生的绝境。如果我们说,这几个无耻的男人是导致松子走向黑暗的主因,听起来很宽容也很有爱,可是却很鸡汤。松子内在人格严重的主体缺乏和原始的情感依恋,才是她无法挣脱的命运的黑洞。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模式,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也是查验这个人是否成熟的切口。松子在每一个所爱的男人身上,都在寻找儿时父爱的补偿,在每一段关系建立之后都迅速的退化为婴儿般的依赖。这样炽烈到完全放弃自我的爱,是和她一样沉浸在幻想中没有担当的男人根本无法承受的,在剧烈的纠缠和撕扯中,关系的崩盘是必然的结局!可以说,松子悲惨的一生,是自我的极端卑微和外界的重压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的一个形象的朔造,在侧面的揭示社会现实的同时,更为心理学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在每一个女性的成长道路上,如何穿越生命最初的鸿沟为自己寻找到一种存在的价值,是终其一生都无法回避的课题。每个生命都不易,而每个生命都自有其独特的价值,而她最大的价值,就是经由自身的努力,找到生命之于她所具有的意义,那个意义不关乎人,只关乎她自身。
年轻的松子美丽、性感、能歌善舞会赚钱,无论是做理发师还是当家庭妇女(和自杀时相遇的理发师曾经有过一段温馨安宁的家庭生活)都能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常常下意识的要迎合他人,她所拥有的一切技能对她而言,除了维持生计,更像是一种讨好的工具,用以换取他人的爱与陪伴,哪怕这种陪伴充满了暴力和侵凌、控制与侮辱。松子的人生是令人感叹的,原来,再高明的技能,缺乏了健康的人格做基础,也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潜力和功能!
松子一生的悲苦,都浮现着童年缺爱的阴影,即她对父亲又害怕又恐惧的原始情结,心理学家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儿童与成人的依恋类型,通过个人的依恋类型去解释其生命发展的脉络,意义何其重大!我们常常说,人生什么都可以选择,而唯有出生是无法选择的,我们无法左右自己是否要降临这个世界,也无法决定降临在什么样的家庭,由什么样的父母来把自己养大。儿童人生的底色和奠基由父母来完成,为人父母,就成了世界上最为艰辛和伟大的工作,它考验一个人人格的维度和广度、韧度,考验一个人情感的发育水平,考验一个人心灵的智慧和意志的强度。可是,做父母偏偏又是一条根本没有既定路线可走的全新的征途,在这条路上,要么是和孩子一起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收获满满的喜悦,要么是两败俱伤一起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在陷落的进程中,又有多少人,能找到那条挣脱绝境的绳索呢!
同样是死在原始依恋病态的漩涡里,《钢琴女教师》中艾丽卡的人生同样是令人不忍猝睹。松子的那句话不知道在她的心里是否也曾无数次的浮现过?“生而为人,真的对不起!”把人生过成这般绝望,生有何趣?!艾丽卡的母亲,一个极端自私的极度缺乏安全感但又充满了控制欲的女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牢牢的管制着女儿,不准她穿鲜艳的衣服不准她逛街不准她和男人约会,艾丽卡晚点回家她可以一遍又一遍的把电话打到学校的办公室,无限制的骚扰他人而不觉有半丝愧疚和不妥。艾丽卡四十岁了还和母亲睡同一张床,自己挣钱却连为自己买一块高档丝巾都要躲躲藏藏,还要忍受母亲激烈的指责。
在极度的压抑中,艾丽卡为了释放自己的原始欲望,做出了许多为人不齿的事:偷窥、自残,最终在施虐与受虐的亲密关系中彻底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等待她的,除了死亡,已经不可能再有任何的期待!
这样的电影,是看了不想再看的电影,同样是有可能让入戏的演员严重抑郁的电影。导演足够大胆也足够开放,以其冷酷的叙事手法带领我们去触及人性当中的卑微和黑暗,去探究人性深处最原始的欲望和关系模式对一个人生命的影响。无论是艾丽卡还是沃尔特,其实还是有那么一个机会的,一段真挚的恋情,也许有可能让彼此成长出人性中美好的那一面,从而走出生活的困境,只是,那只是也许和可能,畸形的人格力量太强大,泯灭了最后一丝重生的光亮,让他们再次跌入黑暗的深渊。
在这部片子里,家庭的冷漠和结构性缺陷,是给我触动最深的点。父亲的形象几乎是完全隐没的,也许从记事起,他就呆在精神病院并最终死在精神病院。艾丽卡对父亲是什么样的印象和评价,并没有明确的交代,我们看到的,是缺失了父亲的两个女人,为了缓解内心的恐惧和孤独,怎样以一种病态的方式紧紧依附在一起,相互剥夺了彼此的生活。这样的一部电影,要诉说的内容很多,比如俄狄浦斯情结,比如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对抗,而对于女性来说,需要警醒并牢牢记住的,是无论人生的际遇如何不堪,紧紧守护永不放弃的,是自己作为个体生命的独立性,失去了它,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如果你是一个母亲,你还会因为自己的依附而毁掉孩子成长的机会,让孩子一生都活在你的阴影里无法挣脱!
“生而为人,真的对不起!”松子无声的呐喊尤在耳畔,那样一种对人生的绝望直击人心,让人灵魂战栗!生而为人,我们若能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为了寻找真正的自我而努力和奋斗过,都度过了一个无悔的人生!那么希望每一个人在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都可以说:“生而为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