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01:《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书笔记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菲利帕·佩里

160个笔记

过往经历的影响

>> 当你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要求的事情感到愤怒时(或产生其他负面情绪,包括怨恨、挫折感、嫉妒、厌恶、恐慌、恼怒、恐惧等等),最好把它视为一个警报。那个警报不是在提醒你,孩子肯定做错了什么,而是表明你的记忆闸门又被打开了。

破裂与修复

>> 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必须先释放暗藏在心底的悲伤,才能够释放内心的爱。

修复过去

>> 对家长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和孩子轻松自在地相处,让孩子感到安全,让孩子觉得你想要陪伴他。我们的言语也会发挥小小的作用,但更大的作用体现在我们展现出的温情、触碰、善意和尊重: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观点,以及看世界的角度。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在孩子清醒时,表达对他们的爱,而不仅仅是在他们安静入睡时才展现出来。

如何自我对话

>> 童年经历的一切把我们塑造成今天的样子,这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方式,我们很难摆脱童年的经历。阻止这种内心批判的声音可能很难,但你可以注意观察自己是何时开始自我批判的,每次发现自己这么做时,就肯定一下自己的觉察力。

好父母/坏父母:不要轻易评判

>> 赞赏孩子的努力,描述你看到的东西与感受,并鼓励孩子,而不要做任何评判。描述你的观察,并发现一些具体的特质给予称赞,远比“干得好”“太棒了”之类的笼统评语更鼓舞人心,也远比批评更实用。

父母不在一起的时候

>> 当其中一方不愿付出时,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甚至包括在自己的内心诋毁对方。

如何使痛苦变得可以忍受

>> 如何帮孩子把痛苦变得可以忍受?在他们感到痛苦时,陪在他们身边。为了孩子,为了你最爱的人,你需要在场。敞开心胸面对和接纳孩子对你展现的情绪以及感受。

父母在一起的时候

>> 如果你们是夫妻俩一起养育孩子,你们之间的爱、善意、关怀和尊重,都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 生活从来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能够接受、处理、拥抱改变,比抵制改变,试图找回失去的东西更积极有效。

>> 他发现,当他和妻子共同承担及平分对孩子的教养责任时,也让妻子有了更多时间去找回以前的自己,而不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培养善意

>> 和谐伴侣关系的关键,在于积极回应及表示兴趣。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夫妻关系,也适用于所有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

>> 我从小成长的家庭比较偏重批评,而不是欣赏,我必须努力改变这一点。

PART 3 回应孩子的感受

>> 人类是先有感觉,之后才动脑思考的。婴儿与儿童特别重视感受。你如何因应及回应孩子的感受很重要,因为人类无论老幼,都需要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来关注及了解自己的感受。

确认感受的重要

>> 如果亲子教养真的有秘诀可言,那就是这一个:不要和孩子争论他的感受。

否认孩子感受的危险

>> “躲藏起来是一种乐趣,但没人发现自己时却是一种灾难。”生活也是如此。成年及童年时期,我们可能都喜欢藏匿一些秘密,但如果没有人在我们想要展现真实自我的地方和时间点看到我们,那对我们来说就是灾难。

修复关系,而不是冷战

>> 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就像我们一样,通常会以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敏感地关注情绪,并在破裂后修复,总是比冷战、争吵、争输赢更好。

接纳每种情绪的重要性

>> 如果你不把孩子的悲伤、愤怒、恐惧当成需要纠正的负面情绪,而是把那些情绪视为进一步了解孩子、与孩子培养亲密关系的机会,你可以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深厚。你这样做时,就能提高孩子幸福快乐的能力。

>> 切记,当你幼年的孩子、成年的孩子,还有你的伴侣向你倾诉痛苦的感受时,你首先要确认那种感受,你是在帮他排解情绪,从而让他心情变好。

人必须快乐吗

>> 精神分析学家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说,苛求快乐反而会破坏生活。生活中必然有苦有乐,如果我们试图消除痛苦,以快乐来掩盖痛苦或麻痹痛苦,或以转移我们或他人的注意力来忘却痛苦,我们就无法学会接纳及调整它。

>> 当你试图阻挡负面的感受时,也同时阻挡了正面的感受。

>> 你无法淡化悲伤和痛苦,并强化幸福和快乐。你只要把一种情绪调低,所有的情绪都会一并调低。”

>> 我学到的是,孩子有任何感受时,无论我有多烦恼,无论我多想否定那种感受,我都需要把它找出来,反思我的看法是否正确,并确认他的感受。

从感受中转移注意力

>> 你之所以会想要以转移注意力或否定孩子的感受来淡化孩子的经历,还有一个原因:你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孩子的眼睛来看当前的情境。

>> 如果你是在家带孩子的家长或照顾者,你需要做的是,在孩子闹情绪时陪伴他。首先确认刚刚发生的事情

>> 陪在孩子身边,关注他,也关注你自己的不安。给予孩子关怀,但不要反应过度。保持冷静,不要放任孩子独自哭泣。不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刻意“压抑”他们的感受,或说他们的感觉不真实。

>> 婴儿不会伪装,时时刻刻真情流露。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可以学习观察自己的感受以掌控情绪,但他无法自动学习做到这点。他需要有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接纳及包容他的所有感受。我们都迫切希望孩子幸福快乐,有时我们却会在他们生气或悲伤时推开他们。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我们需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孩子也需要学习以大家接受的方法来表达所有的感受——对成年人来说也是如此。

交感巫术

宝宝16周以后就可以替你听到你的声音,所以能跟Ta进行沟通交流了

>> 对胎儿说话,大声说出来,以强化你们的关系。怀孕十八周以后,胎儿就能听到声音。你会听到自己的声音,了解你和胎儿的关系,那可以帮助你更清楚地知道你为这段关系带来了什么。坚持这样做,宝宝出生时,你就会养成跟他说话的习惯,也会习惯把他当成一个“人”看待。

>> 对胎儿说话,大声说出来,以强化你们的关系。怀孕十八周以后,胎儿就能听到声音。你会听到自己的声音,了解你和胎儿的关系,那可以帮助你更清楚地知道你为这段关系带来了什么。坚持这样做,宝宝出生时,你就会养成跟他说话的习惯,也会习惯把他当成一个“人”看待。

你是哪类家长

>> 在亲子关系方面,接纳、温柔、仁慈是最重要的(多数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

宝宝与你

>> 当你需要建议时,只听从那些让你感觉安心的建议,而不是那些你觉得很夸张的建议。在令人放心的建议指引下,你会觉得日子过得一如往常,不会因为任何意外状况而精神崩溃。

最初的关系

>> 躺在地板上。想象一下,当下你孤独、饥饿、口渴、不舒服,却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觉。想象一下,你只有身体与感觉,但无法坐起来或翻身,也没有归属感,你只能躺在那里体验感觉。现在,想象一下,有人来拯救你,把你抱起来,让你感到舒服,搂在怀里,使你产生归属感是什么感觉,尽管你依然无法用言语表达,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现在、身体和感觉。

支持:为了呵护孩子,我们也需要获得呵护

>> 身为父母,如果你把那些不得体的想法、感受或想象埋在心里,只会让它们变得更强烈、更难管理。大方地说出那些想法,找个地方宣泄感受很重要,这样才不会真的去做那些事情伤害孩子。

>> 我很支持家长在育儿时多找一些人手帮忙,但孩子依然需要和父母建立最主要最牢固的关系。

强迫性的哭喊

>> 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去关心孩子,及时地回应他的要求,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 孤独就像不舒服、口渴或饥饿的感觉一样,需要被人关注,才能维持个人心理健康。

产后抑郁症

>> 切记,孩子诞生后,你的经验和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无论你觉得那些想法有多怪异及不寻常

>> 活在当下,寻求认同,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孩子负责。

亲子关系决定心理健康

>> 亲子关系是靠给予和接受的互动培养出来的。所谓给予和接受,是指父母与孩子对彼此的影响。

互动及来回交流

>> 在孩子学会表达感受之前,我们要认真观察他,以察觉他释放的信号。他可能才刚出生几分钟或是才几岁,但他有一套独特的世界观。最快乐的家长是心态开放的,他们愿意从孩子身上学习,借由接纳孩子的观点来扩充自己的观点。孩子本人及观点获得尊重时,他也自然会学会尊重别人。

互看游戏

>> 另一种与小婴儿互动的方式是玩互看游戏:两人先看着彼此,接着看往别处,双方轮流启动这个游戏。这种游戏之所以独特,是因为这是你们一起发明的游戏。

交流恐惧症

>> 对婴幼儿来说,获得回应是一种需要,而不是渴望。如果我们不回应孩子的哭声、眼神或者他发起的“来回交流游戏”,如果我们无视孩子的需要,他可能培养出不安全型的依附关系或回避依恋的性格特征。这将使他成年后很难拥有正常的人际关系。

>> 注意你是否常对着孩子说话,而不是仅仅与他对话。

我们天生就有交流能力

>> 如果你无法了解婴儿的哭声或手势意味着什么,那也很正常,没有关系,你还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回应他。

婴幼儿也是人

>> 积极关注孩子绝对不会浪费心力。我们有时会误以为,劳师动众或倾尽所有才是对孩子好(例如带孩子去主题乐园,送很贵重的圣诞礼物,开生日派对)。这些事情可能很美好,但更重要的是日常互动。通过双方的反复磨合,日常互动的细节会让双方都尽可能感到满意,也帮孩子培养了幸福快乐的能力。

讨厌的孩子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 婴幼儿得不到需要的东西,感觉没获得关注,或不确定他们能否得到回应时,就会进入试图引起注意的阶段。这时你和其他人会觉得他们很烦。

>> 获得足够关注的孩子会有安全感,不会为了人际关系而患得患失(他不会太在意人际关系,也不会觉得自己必须引人注目——例如跳火圈或撞石柱——才能确保人际关系)。

>> 孩子变成麻烦之后,就更难和他相处,也更难去关注他了。那实在很可惜,因为这时他更需要关注,以修复早期的关系破裂。

寻找育儿的意义

>> 我对育儿的定义是:我的照顾、尊重与关注,是对我女儿及亲子关系的一种投资。

培养孩子的稳定情绪

>> 你的孩子有各种情绪当然没问题,他们一定会有的,但他们在各种情绪中(从哭泣到微笑,从恐惧到愤怒)都需要陪伴。

>> 用一种让孩子感到安全、被爱、被珍惜的方式去观察、倾听孩子,是对其稳定情绪的一种投资。

睡眠训练是一种控制

>> 哭到一定的时间后,你等几分钟再去看他,并且每晚逐渐拉长那几分钟的时间

>> 我们从睡眠训练研究中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睡眠训练不会消除婴幼儿对你的需要,只是帮你消除他对你的哭喊,因为那种训练方式迫使他放弃尝试。

>> 如果你的孩子把睡觉和舒适、安全、陪伴联想在一起,他会觉得睡觉是一件很好的事。当我们想让孩子睡觉,却试图把他推开时,才会出现睡眠问题——这时孩子会把睡觉和孤独、拒绝联想在一起。

>> 我们不该以疏远孩子的方式来鼓励他独立,因为那样做不仅干扰了分离流程,也延长了分离流程。此外,那也会干扰孩子养成安全型的依附关系的流程。

>> 婴儿感觉你就在身边,可以摸到你时,他就不会完全惊醒。

>> 你可能不知道停止哭泣的孩子依然承受着压力。

>> 社会给我们很大的压力,迫使孩子晚上安静地独处,

>> 感受接纳与安抚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

>> 相对于睡眠训练,还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一种选择是亲子同寝,你们晚上不需要分开。这样一来,宝宝就不会觉得自己被抛弃而感到孤单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或愿意与婴儿同睡。另一种方法是神经学家达西亚·纳维兹(Darcia Narvaez)提出的“睡眠逐步推进”(sleep nudging)。

什么是睡眠逐步推进

>> 一个人被鼓励去做任何事情,那对人际关系来说都是好的;但是被欺骗、被故意忽视或被操纵去做某件事,会破坏人际关系。我知道,当你筋疲力尽时,要你把眼光放长远有多难,但我还是认为这是值得的。

帮助,而不是拯救

>> 让孩子按自己的步调与你分开,你应该依循他的步调,而不是强迫他接受你的步调。

>> 真正重要的是亲子关系,而不是你何时开始帮孩子断奶,或你太早把孩子扶起来坐着。

>> 不要主动去做孩子可以自己学会的事情,那会剥夺他的学习力。

>> 练习:让孩子主导

养成和孩子在一起的习惯,不是一起做事情,而是陪伴他,让他主导。从旁观察与帮助他,而不是直接伸出援手。协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他做事。

游戏力

>> 孩子全神贯注于一项活动时,不该被打断

>> 孩子投入一项活动时,你的任务是在一旁观察,跟随他的目光,而不是指引他的目光。

>> 孩子就像成年人一样,一旦选择太多,就会不知所措,不知从何选起。

>> 孩子需要自由地玩耍,自己选择及主导活动以培养创意。但有时孩子只想跟你一起玩,他需要的是你,而不是新奇的新玩具。

>> 孩子要求你一起来玩,但你有一堆事情要做时,你会觉得很烦。但我发现,花点时间,在游戏一开始的时候投入一些心力,效果很好。

>> 如果你幼时没人陪你玩游戏,你会觉得玩那些游戏,甚至组织那些游戏太麻烦了。请注意游戏是否唤起你过去一些不愉快的感受。若要克服那些感受,你可以想想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与现在无关,或者确保其他孩子或成年人在附近陪着孩子游戏,你偶尔加入就好。

>> 我担心,现在的孩子有太多课后辅导活动,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组成混龄团体,设计自己的游戏。现在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其他孩子在户外玩耍,少一些时间待在室内或面对电子屏幕。

>> ·不要干扰全神贯注的孩子。

·年幼的孩子想和你一起玩时,陪他一起启动游戏。等他沉浸在游戏中、不需要你时,你就可以抽离了。

·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孩子,你看到他不知道该做什么时,不需要替他规划娱乐形式。孩子感到无聊时,你应该告诉他,你相信他一定可以找到有趣的活动。无聊可能是发挥创意的必要条件。

·不过,一定要腾出一些时间跟孩子分享你喜爱的活动(例如桌游、纸牌、运动、歌唱或任何你喜欢的活动),以便与孩子同乐。

·与不同年龄的玩伴一起游戏,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PART 6 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

>> 当我们不迫切渴求接触与联结,又有归属感的时候,行为也会更加得体。

>> 推动摇篮的手确实主导着世界。我们应该多展现关爱,而非评判;多考虑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下意识地认为孩子是在胡闹或是错的;以关心与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表示你在纵容孩子,不设界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

>> 在影响孩子行为的所有要素中,家长的行为影响最大。我们以为自己是一个个体,但每个人都会相互影响。

>> 无论孩子表现如何或你表现如何,那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你周围的人与文化共同塑造出来的。

说的太好了

>> 我会放宽这种好坏善恶之分,我觉得有些人的行为不是坏,而只是对别人造成麻烦或伤害。没有人生来就是坏蛋,所以与其给行为贴上“好”或“坏”的标签,我会以“得体”或“不得体”来区分。

>> 人尤其是孩子之所以会以不得体、惹麻烦的方式行事,是因为他们还没找到其他更有效、更方便的方式来表达感受与需求。有些孩子的行为并非罪大恶极,他们只是给别人添了麻烦。

输赢游戏

>> 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所以在行为的背后,你会发现感受。一旦你找到特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并发挥同理心,就可以把那种感受用言语表达出来。你可以协助孩子用言语来表达自己,以后他就不太需要以行为来传达感受了。

先考虑当下可行的状况,别想未来可能发生什么

>> 但是,请相信我,孩子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阶段性的。所以,不管你现在的处理方式看起来有多怪,请以当下的可行做法为优先选择。

行为得体所需要的特质

>> 为了适应社会,举止得体,我们也需要培养四种技能:

1.抗挫折能力;

2.灵活应变的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

>> 无论孩子处于什么阶段,我们都要安抚与接纳他,帮助他进入下一阶段。

>> 孩子是否会惹麻烦,和父母管教严不严无关,而是和孩子学会这四种技能的速度有关:抗挫折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 让孩子对家事感兴趣的最好方法(例如把碗盘放进或拿出洗碗机),是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就玩类似的游戏(别忘了,游戏对小孩来说是工作)。

>> 孩子从别人对待他的方式,学会如何待人处事。当别人对他表达感谢与尊重时,他才真正学会如何说“请”和“谢谢”,之后才会效仿。如果你只是灌输孩子应该讲这些礼貌用语,他可能永远无法心领神会。

如果所有行为都是沟通,那些不得体行为意味着什么

>> 记下孩子何时出现这种状况,触发点是什么?他最难面对的失落感是什么?你的情绪也是一个因素吗?你需要从旁观察,因为你若是直接问他,他可能说不出来为什么他会有那样的反应。他会说“这不公平”,甚至说“我不知道”。

>> 例如,你可以说:“你不开心是因为你不想停止这个有趣的游戏,对不对?”你用语言帮我把难过与恐惧表达出来时,我也会开始学习使用那些语言。这样一来,以后我更懂得如何沟通,就不会失控了。

早点积极投入时间,就不需要后来被迫投入

>> 如果你的步调对孩子来说太快了,你不以语言来帮他表达感受,不事先提醒他你的计划,不让他参与任何工作,你会发现你省下来的时间都用来责怪孩子了。

用语言来表达感受,有助于改善行为

>> 把感受诉诸语言可以带来彻底的改变。这也适用在成年人身上。

>> 我们从那次经验学到,如果你要打破孩子的某个日常习惯,可能需要事先提醒孩子很多次,提前做一些预想,孩子会有什么反应,甚至可以排练一下。

不要随意为孩子的不得体行为找借口

>> 当你示范如何运用语言来描述感受及想要什么时,孩子会学到那种表达技巧。而且你想想,学习这个技巧比学习要一块饼干复杂多了,尤其是涉及强烈情绪的时候

>> 你不见得每次都能洞悉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在孩子感到痛苦时,好好地对待他,而不是责骂他,有助于未来的亲子合作及培养亲子关系。

>> 如果你觉得你无法应付孩子的行为,请尽快寻求专业的协助,因为养成不利亲子关系的习惯越久,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戒除那种习惯。

管教孩子应该多严格

>> 管教孩子应该多严格

管教孩子行为的三种主要方式通常是:严格,宽松,合作。

>> 1.严格管教可能是最常见的管教方式,就是把成年人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强迫,孩子也不例外。

>> 2.宽松管教是指,你从来不跟孩子谈任何标准或期望。

>> 3.合作型管教是指你和孩子一起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你更像是辅导员,而不是独裁者。

当孩子发脾气时

>> 幼儿发脾气可能是因为失望,他不会选择要不要发脾气,而是情绪一来就直接发脾气了

>> 我很抱歉让你那么难过。

>> 家长之所以不设界限,就是怕孩子发脾气

>> 有时把孩子从某种情境中移开是必要的。例如,他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危险,或打扰了别人。这时你可以说:“我需要抱你起来,带你出去,因为我不能让你伤害那只狗(或打扰别人)。”接着就照你的话执行。

>> 孩子发脾气时,你不需要答应他做他想做的事,你该做的是同情他的失落感。

父母的谎言

>> 如果你撒谎或隐匿信息以防孩子受到真相的影响,这样做是在削弱孩子的直觉。你告诉孩子的信息,与他感受与察觉的状态不同。他会觉得不舒服,如果他无法表达出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可能会以不当的行为展现出来。

>> 孩子进入青春期时,觉得有必要与父母分离,自己会建立一个圈子或加入新的社交圈。等孩子觉得他已经建立一个有别于父母的独立身份时,他就不会那么叛逆了,一切都会缓和下来。

>> 行为是一种沟通,是有意义的,“那么,A的行为告诉你们什么?”

>> 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人肯定他的重要性,肯定他是有人关爱及渴望的。

>> 让他看到你的脸庞在见到他时整个亮了起来

孩子的谎言

>> “即使你觉得孩子对你说了一切,他进入青春期时,还是会对你撒谎。身为家长,你的任务就是不要对此大惊小怪。”

>> 孩子不得不学习掌握一种复杂的状况:何时才适合撒谎

>> 年龄更大的孩子撒谎时,还有更多的理由。

>> ,并没有把那件事情看得很严重。相反,我听进去了女儿的解释。

>> 因为他正在脱离家庭与父母的圈子,打造自己的新圈子。

>> 你需要包容孩子的感受,别对他的行为或告诉你的事情反应过度——你的做法是不要做出评判,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我们的人生经验比孩子丰富,有时孩子告诉我们一些事情时,我们可能很想告诉他该做什么,可以的话,请克制这样的冲动,这样你才能给孩子灌输信心,以免剥夺他的能力。如果你是倾听者,而不是扮演先知,孩子更有可能持续对你说实话。

>> 以严厉的道德管教方式来处理说谎,并不会使孩子变得更诚实。事实上,研究显示,那会导致孩子更擅长撒谎。

>> 孩子说谎时(注意,我是说“当”,而不是“如果”),请记得说谎的所有原因。这是一个发展阶段,孩子正在模仿你,正在创造私人的空间,他说谎是为了避免惩罚或避免沮丧。如果说谎是问题,最好是解决问题,找出谎言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惩罚孩子。惩罚只会使孩子变得更擅长说谎。

>> 你越喜欢评判孩子,越喜欢采取惩罚的方式,孩子越不可能对你吐露实情。他还是会想要取悦你,想要获得你的认可,但他会把诚实抛在一边,把真实的自我搁在一边,那可能对他的心理健康有害。

>> 请记住康奈尔女士的话:“孩子会撒谎。身为家长,你的任务是不要对此大惊小怪。”

界限:界定你自己,而不是孩子

这一点我父母做的特别好,一直都是给我建议但不干涉我,从选择工作,装修房子,恋爱结婚等等,让我自己做决定,真的很感谢他们

>> 孩子——以及所有的人——需要的,是爱加上界限,而不是只能二选一。

>> 孩子——以及所有的人——需要的,是爱加上界限,而不是只能二选一。

>> 界限对任何人际关系都很重要

>> “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

应该说“今晚我真的很累,我实在不想听我自己唠叨你去刷牙了。现在可以请你主动去刷牙吗?”

>> 几天晚上,我没像往常一样对孩子说:“快去刷牙,快去!我已经跟你说了四次了,我不会再说了。你要是现在不去刷牙,我就不让你玩电脑了。”

>> 说话要冷静、温和、坚定,而且要说到做到,始终如一。不对孩子发出空洞的威胁,贯彻执行“离开现场”的优点在于,孩子会学会认真看待你的话,因为你是言出必行的人。

>> 尽量不要以负面的话语来设定界限。与其说“不要在墙上画画”,不如说:“墙不是用来画画的,纸才是画画的地方,这里有一些纸。”

尽量不要以负面的话语来设定界限。

>> 与其说“不要在墙上画画”,不如说:“墙不是用来画画的,纸才是画画的地方,这里有一些纸。”

当宝宝看了超过约定的时间后,尽量不要以负面的话语来设定界限,而应当以陈述句冷静坚定的跟他这么说:

>> 你应该界定自己,使用“我陈述句”来设定界限,说出你的感受:“我不希望你一直看电视,所以这个节目结束后,我会关电视。你想玩点别的吗?要不帮我一起准备晚餐?”

>> 换句话说,你正在接近你的极限。这时你可以界定自己,描述你的感受,而不是界定孩子。你可以说:“我觉得音乐太大声了,我想请你调小声一点。”而不是说:“你的音乐太吵了,把音量调小一点。”

>> 摆脱理由之争的方法,是描述你的感受,说出你想要什么。每个人都分享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假装一切都是为了某个理由时,协商就容易多了。所以,请试着这样做:

>> 大人:“我们得走了,因为我想吃午餐。”

孩子:“我不想走。”

大人:“我很抱歉,我知道你还想再玩一会儿。但是我现在不吃午餐的话,会饿得发脾气。我再给你两分钟玩游戏,然后我们就走。”

>> 我记得有一天,我告诉女儿,我在游乐场觉得又冷又无聊,所以我们五分钟后要离开,她主动跟我说:“你想走的话,我们也可以两分钟后就离开。”我听了非常惊喜。

为年龄较大的孩子及青少年设定界限

>> “我十四岁的时候,觉得我父亲实在太无知了,我几乎无法忍受他。但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他竟然在七年里学了那么多东西。”

——马克·吐温

青少年遇到问题时家长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步骤:1,界定问题;2,找出背后的原因 3,头脑风暴想解决办法,避免下次再遇到。

>> 身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应对?你可以说出那种行为给你的感觉。孩子到了这个阶段,父母最常用的字眼是“失望”。父母以“失望”来界定孩子时,比父母说孩子“像白痴一样”更让孩子觉得难过。另一种做法是检讨问题,逐步细分,让孩子了解他的思维流程。如此一来,青少年以后就能学会自己使用这种方法。

1.界定问题。

在这个例子中,你可以说:“我觉得在超市偷窃是不对的。我需要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我们得想想办法,避免下次再犯。我去警察局接你时,简直无地自容。”

2.找出问题背后的感受。

亲子间的对话可能是这样:

“你们五个少年聚在一起时,发生了什么事?因为你们每个人单独来看都不像天生的罪犯。”

“我不知道。”

“好吧,慢慢来。你做那件事之前,感觉如何?”

“我们有说有笑,很开心。”

“然后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开始互相挑战。”

“然后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就做了那件事。”

“我在想,是不是你们五个凑在一起时,相互刺激,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谁也不想输给谁,让同伴瞧不起。是不是这样?”

“对。”

3.头脑风暴,想解决方案。

“那么,下次再发生这种情况时(比如你正要做一件你明知道不好的事情),你如何及时制止自己,以免情况失控?”

“我想,我们就想象一下就可以了,而不要真的去做。比如,想象要是做了那件事有多好笑。”

“那样的话,大家可以当成一个笑话来讲,而且不会有可怕的后果。”

“对。”

>> 不要评判孩子,给孩子贴上无能、冲动、不值得信任或不成熟的标签,这无法帮他们进步。

>> 切记:你想设定界限时,应该界定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以你自己的感受作为理由,因为你的感受才是真正的理由。

>> 孩子会因此学到,你不准他深夜自己搭公交车不是他的错,而是因为你还不放心。

反常的青春期

>> 青少年需要爱,再加上界限及父母的乐观,才能学会掌控情绪与冲动。

>> 找出孩子的出格行为想要传达什么信息,接着解决问题,再进行头脑风暴,这个三步骤的计划不是处理孩子麻烦行为的唯一方法。每个家庭都可以寻找自己的方式,

>> 你和十几岁的孩子闹别扭时,请记得这点:如果你经常倾听孩子,并从他和你的角度观察情况,不久的将来,你就能回顾类似这样的情境,跟着孩子一起大笑。

>> 在我们克服人生中的下一个障碍之前,我们通常是处于最糟的状态。年轻人需要理解与支持,才能找出自己的方式,他们往往只知道以行动来表达内心的沮丧

>> 永远不要因此认定某人就是“恶劣”。相反,请帮他们获得需要的协助。

>> 当我们替一个人去做他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时,我们是在剥夺他的能力,那可能使他感觉更糟。

>> 我们可以分享我们知道的事情,但不需要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

>> 只要不把孩子的感受视为胡闹,只要你能倾听,不做评判,只要你能确认孩子的体验,你就更有可能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界定你自己和你的感受,而不是界定孩子。与其说“你还太小,不能去酒吧”,不如说“我还没准备好让你去酒吧”。

>> 记住这个简单的经验法则也有帮助:界定你自己和你的感受,而不是界定孩子。

所以,与其说“你还太小,不能去酒吧”,不如说“我还没准备好让你去酒吧”。

>> 无论孩子的年纪多大,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倾听他的心声很重要。不要在陪伴孩子时,双方各自盯着不同的手机屏幕,或各自沉浸在不同的世界,只是共享一个空间。我们需要确保我们除了与孩子一起生活以外,心也彼此相连。

>> 如果你不愿意被孩子的意见与感受所影响,他也不太可能接受你的影响和睿智建议。

>> 青春期的岁月,可能会让你产生不愉快的醒悟,但是当你回忆你青春期的样子时,也许可以在你与孩子之间找到更多的共通点,下面的引述

其实不仅是对孩子,我们对待父母、伴侣、朋友、同事时也应该这样,多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发表评判和指令。

>> •练习:给孩子设界限的准则

·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

·不要假装你的决定是基于事实,但实际上却是基于你自己的感受与偏好。

·记住你和孩子是站在同一边。

·与孩子合作,一起头脑风暴,而不是对他下命令。

·对孩子刻意隐瞒一些事会导致关系破裂,当你变得诚实时,就可以修复关系。

·切记,孩子受到什么样的对待,他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待人。

•练习:把较年长的青春期孩子想成房客

如果你不知道对孩子设定什么界限是合理的,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住在你家的房客。你依然可以设定家规,但你的家规是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他。例如:

·“我希望你把包包放在自己的房间,而不是走廊上。”

·“我希望你十二点以前回家,因为你回来太晚的话,我会一直担心被你吵醒而睡不好。”

·“我不喜欢看到脏盘子堆在水池里,我看到会很不舒服。”

·“你可以随时使用洗衣机。”

如果你把快成年的孩子想成房客,那就可以给他一些渴望的距离,彼此尊重。

家长应该记得:为了帮孩子树立得体行为的四个基石,我们需要不断地实践。我们需要忍耐挫折,灵活应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事情。

孩子长大成人后

>> 父母对成年子女的生活关注但不加干涉,这对成年子女来说意义重大。

>> 我们对成年子女的骄傲,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那往往比别人的赞赏更重要。不要因为孩子的成功而邀功(除非他想归功于你),因为这对孩子没有帮助,同时也不要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推卸你的责任。

>> 当家长觉得自己的职责已大致完成时,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当孩子向家长报告自己的成就时,家长故意表现得很淡漠,仿佛那与自己无关,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 养儿育女意味着,孩子还小时,你是家长;接着,你和孩子都是成年人;最后,你可能在成年子女的眼中变成小孩。如果我们可以灵活演绎这些角色,每个人都能过得更轻松。

后记

>> ·抛开童年留下的障碍,那些障碍阻碍了你的温情与接纳、身体接触、身体的存在感与理解力。

·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意见分歧得以安全地化解。

·孩子需要和不同年龄的人一起玩耍,需要抚慰,也需要你投入大量的关注与时间。

·你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和你自己的角度来看事情。

·你可以帮孩子找到表达真实感受的方法(而不是你希望他有的感受),你可以确认及想办法了解他的感受(和你自己的感受)。

·不要急着拯救孩子,而是让他通过头脑风暴找出解决方案。不要急着告诉他该做什么。

·借由界定自己来设定界限,而不是界定孩子。

·承认你会犯错。不要为那些错误辩解。承认错误并做出必要的改变,以修复裂痕。

·把争输赢这种传统的亲子相处模式抛在一边,以亲子合作取而代之。

>> 出现问题时,不要只把焦点放在孩子身上,不要认为问题出在他身上。仔细观察你们的关系,看看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那才是你寻找答案的地方。

致谢

亲子教育书单get

>> 罗伯特·费尔斯通(Robert Firestone)的《慈悲的育儿之道》(Compassionate Childrearing);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与伊莱恩·玛兹利施(Elaine Mazlish)合著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琼·拉斐尔-莱夫(Joan Raphael-Leff)的《生育的心理过程》(Psychological Processes of Childbearing)。

>> 罗伯特·费尔斯通(Robert Firestone)的《慈悲的育儿之道》(Compassionate Childrearing);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与伊莱恩·玛兹利施(Elaine Mazlish)合著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琼·拉斐尔-莱夫(Joan Raphael-Leff)的《生育的心理过程》(Psychological Processes of Childbearing)。

>> 人需要具有灵活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才能表现得体。

>> 权威人物允许自己展露脆弱、不确定、真实时,并不会失去权威。

点评

推荐

读完这本书收获很多。

印象最深的是界定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多用陈述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发表评判和指令。

其实不仅是对孩子,我们对待父母、伴侣、朋友、同事时也应该这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