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篇第九篇
默想:
這篇詩篇是首不完整的字母詩,形式上似乎與第十篇合在一起,但這兩篇詩篇中不同的因素是我們不能把其看作一篇來對待。因為第九篇內在的結構似乎形成一個完整的單元:
A 個人的讚美(1-2節)
B 審判惡人(3-6節)
C 盼望神公義的統治(7-10節)
A’團體的讚美與個人的禱告(11-14節)
B’審判惡人(15-18節)
C’盼望神公義的統治(19-20節)
敬虔之人的盼望(7-10節,18-20節)在於證實神的公義統治,執行祂對惡人的審判(3-6節,15-17節)
我們不太能確定本篇在大衛(以色列)歷史中的確切時間。敵人的特徵是刻意保持模糊不清的,以二容許將個人哀歌當作群體哀歌使用。整片詩篇都可以見到讚美的惡語調,以作為對抗懼怕的辦法。這篇詩篇給神貧窮的兒女帶來了對神公義統治與忠於祂的應許的信任感。以及神為祂兒女採取行動的盼望。哀歌變成了讚美,懼怕變成了得勝的喜樂。雖然有急切的需要,神也可能已經回應了那特殊的需要,這篇詩篇卻向前瞻望一個時候,那時所有的邪惡都將被除掉。這裏有模式的層面,以及期盼神統治全地和列國的懼怕(20節)。本篇詩篇的焦點在於神的王權和祂對兒女的恩慈——他們呼求祂拯救他們脫離這世界的煩惱。
面對令人苦惱的局面,詩人的回應是讚美神,預期拯救的惡時刻來到。13-14節,他禱告求神憐面,並承諾要在祂的拯救臨到時公開讚美祂。19節,更明確底禱告求神擊打仇敵。所以,這篇詩篇必須當作哀歌來解讀,1-2節的語氣由上下文來決定。他勸自己要讚美神,不單是作為一個治療方法,令他暫時可以忘卻煩惱,更是要深化他對神的信靠。用五個同義動詞表達讚美,也顯出感恩與喜樂的深度:「我要⋯⋯稱謝⋯⋯傳揚⋯⋯歡喜,快樂⋯⋯歌頌」(1-2節)。
詩人的禱告是:求神使敵人「轉身退去」(3節),他們不再存在。當神使祂的敵人逃跑時,他們將要跌倒滅亡。4-5節的完成式應該解讀為命令語氣(懇求的完成式):「求你為我伸冤⋯⋯坐在你的寶座上⋯⋯斥責外邦⋯⋯滅絕惡人;塗抹他們的名。」這個禱告包含一個祈求:神為屬祂自己的人伸冤,以公義掌權,並斥責外邦,使他們敗落滅亡,他們不再被人紀念。(4-6節)
6節為惡人結局的禱告採用交錯配置結構,敵人和他們堅固的城市都將永遠毀滅:
A 願敵人遭毀滅
B 願他們的城市永遠荒廢
B’願你永遠毀壞他們的城市
A’願他們的紀念遭毀滅
禱告中的盼望乃是基於一個信念:神作王掌權。與惡人一時的威脅相反,耶和華已經為審判擺設祂的寶座(7節)。敬虔之人在遭逼迫期間的盼望,在於神國度的臨在。耶和華永遠為王,雖然可能未必始終都是顯而易見的。相信祂的王權,會在兩方面影響一個人對於人生的展望。首先,神的王權的交易證實了一個信念,即祂的統治與列國的統治是不同的。祂的統治是永續(直到永遠)、公平(審判)、平等(公義)、正直。其次,神的王權的教義令人盼望聖經中所教導的,即祂將在地上建立公義(8節)。因為祂作王,祂的兒女就有盼望,祂是兒女的「避難所」與「高台」(9節)。詩人深信神的統治對於敬虔的人有益,就是那些「認識」你名的人(10節)。祂眷顧他們,他們也信靠祂的名,不像那些忘記神的外邦人。因此,體認到神隊惡人的審判與拯救敬虔的惡人,形成了任何時代敬虔之人盼望的基礎:神的統治將要建立在地上。神掌權的信念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公平與公義將要建立,將不再有受欺壓的人。神的公平和公義已經在耶穌的來臨中彰顯出來,教會的盼望在於神在地上作王掌權。
敬虔之人的讚美源自他們的信念:神眷顧。詩人已經全面自己要歌頌,並且鼓勵敬虔之人,提醒他們回想神的作為(1-2節)。他現在呼籲他們所有人與他一起唱詩,其焦點是神公義的統治。神是「在錫安為王」。錫安是祂的「腳凳」,或祂屬天統治在地上的彰顯。祂與祂的百姓同在,賜福並保護他們。這位大君王在幫助困苦的人,為他們伸冤。祂的王權顯明在祂大能的作為,紀錄在以色列的歷史中。以色列的歷史向列國作見證:以色列的神繼續愛祂的百姓,甚至當他們在為難之中,神似乎不在場的時候,列國都當明白:神的本性絕不容忍人隊祂的選民所行的不公。祂不忘記貧窮人所遭受的殘暴行為,他們每一天都是依靠祂兒生存的(11-12節)。
詩人比較明確地論及他的艱難,卻以一般性的敘述和誇大其詞的表達方式使其細節模稜兩可(13節)。經歷嚴重的苦難往往引發人以禱告來呼求幫助,盼望神能「看」並憐憫。苦難的強度被比擬為死亡。大衛覺得彷彿在地獄中(死門)。人生變成了疏離、患難、與災禍的熬煉。他無法脫困而出,禱告求神向他施「憐恤」。敬虔的人只有在錫安可以找到安息,因為神在那裏,並且從那裏將祂的義賜給他們(14節)。詩人反思自己在耶路撒冷的法庭公開讚美神的情景。但所用的慣用語表達比較一般性的含意,指在神的百姓願意聆聽之處公開讚美。生命與讚美神是並行的。讚美神是述說神的救恩。詩人期盼神的拯救、結束惡人的統治、以及他要「述說」神的美德(14節)。公開的傳揚包括回憶神「奇妙的作為」、祂的「美德」和祂救恩的榮耀作為。
15-18節,這四節經文應該被看作是14節所說的那首讚美詩。這首詩由兩部分組成(15-16,17-18節),由兩個音樂上的標記分開,兩個詩節顯出內部的一致性,形成對應的結構:
A 惡人的結局(15節)
B 神的公平顯於列國(16節)
A’惡人的結局(17節)
B’神對受苦之人的信實(18節)
敬虔之人的信靠是基於他們的信念:「窮乏人必不永久被亡;困苦人的指望必不永遠落空」(18節)。所以他們可以期盼一個時間來到,那時報應的原則將要生效,困苦人將要得著解救。加爾文說:「根據我的判斷,大衛在此有點兒像是在論及自己與所有敬虔之人的未來,宣告說:無論惡人作何嘗試,最終都是給自己招來災難。」完成式的觀點顯示出:讚美神榮耀的作為是因為預期中的勝過仇敵、以及祂將賜給屬祂自己的人完全的解救。這首歌包括與惡人結局有關的盼望,彷彿那是已經發生了的,得勝被視為已經成就的事實。
沉思默想神對選民的信實(18節),語調轉為高聲呼求立即的拯救:「耶和華啊,求你起來,⋯⋯求你使外邦人恐懼」(19-20節)「恐懼」不是表明完全的疏離與毀滅;倒不如說,它是外邦人可以用來承認自己人性的脆弱,從而敬畏神的一個方式。審判的目的是要顯露神對全世界的真實性,以及人不能明白神的啟示,除非他體認到自己人性的軟弱與無助。
這個呼求發自一顆破碎的心靈,並沒有顯出敵意或想要報復的證據。問題在於神對屬祂自己的人的公平與信實。如果神不審判外邦人(19節),外邦人就永遠不會體認到自己是徹底悖逆了他們的創造者——君王。他們「不過是人」,也就是說,軟弱,僅僅是人而已。
反省:
這首詩以讚美開始,雖然面對令人苦惱的局面,但詩人全心投入讚美敬拜神之中,心無旁騖,以神為自己的歡喜快樂,竭力頌揚主的聖名,這是愛慕主的表現。回想我的敬拜生活是如何呢?我有無因為愛神而喜愛敬拜,亦或是出於信仰的義務勉強為之?敬拜神的惡時候,我的心態如何?歡欣雀躍?亦或不勝其煩?當我身處逆境之時,在我心頭湧現的是對神的讚美?亦或是充滿各樣的怨恨和苦毒?我的平安為何如同速散的甘露?
隨後詩人本著神的公義求神除掉祂國度所有的仇敵,求神伸冤,按著公義審判。他不是存著報復的心呼求神伸冤,而是求神顯明祂的公義。雖然並沒有親眼看見敵人遭報,但卻因信彷彿已經得著了所呼求的,即神的公義已經彰顯。當我在患難中的時候,是否有這樣的信心,雖然眼前仍然一片黑暗,信心的眼睛卻能穿越黑暗,瞥見黎明的曙光?
惡人雖然昌盛,但只有耶和華坐著為王,神永遠掌管一切。正如那首聖詩《天父世界歌》所唱一樣:「這是天父世界,求主叫我不忘,罪惡雖然好像得勝,天父卻仍掌管。這是天父世界,我心不必憂傷;上帝是王,天地同唱,歌聲充滿萬方。」在平安穩妥的環境中來說,這似乎並不困難,但當身處逆境之中,並且被周遭的黑暗所籠罩的時候,仍然能夠發出如此信心的呼聲,這就是極其難能可貴的了。我有沒有這樣的信心呢?當我還為著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患得患失的時候,我又如何才能體會這樣的信心?
詩人回顧往昔神所賜的恩典,曾經從何等的境地之中將其救回,如今求神看那些惡人加諸的苦難,求神拯救。存著感恩的心述說神一切的美德,因神的救恩歡樂。回顧自己所走過的路程,其中都佈滿了神恩典的脂油,如今我服事的心態呢?有無如詩人這般,充滿感恩,帶著對救恩的歡欣,踴躍地事奉主呢?
應用:
1.為著自己敬拜的心態向神禱告,認真面對每一次的敬拜時刻。
2.省察自己的禱告生活,尤其是面對逆境的時候,求神除去心中的埋怨,加添信心,讓自己能夠堅信神的主權和眷顧。
3.省察自己的事奉動機,為著接下來的聖工,認真預備,不是要討人的喜歡,而是立志討神的喜悅!
祈禱:
主啊,求你憐憫我,扭轉我的心態,讓我能夠因你歡欣喜樂,加添我的信心,讓我定睛在你的大能上,而不是易變得環境上!讓我存著感恩的心事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