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人际交往,在家庭关系,在众多组织中抑或是大学,这一悲剧时常上演,提出的问题改变了结果,因此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问题也很重要,也就是“促成进步”的问题。健康之源是什么,成功之源是什么,幸福之源是什么
如何从自身、从家庭、从社区、从组织、从国家或是在世界的角度,培育我们身上固有的闪光点。当我们提出这一重要问题时,我们似乎突然步入了未曾提及的领域
当我们研究积极心理学,着眼于其作用,并把注意力放到,对幸福、人际以及快乐上,因为并不是解决了不快乐,你就快乐了。幸福与不幸,幸福与精神症,精神病与抑郁等彼此关联。如果我们遭受严重的抑郁或是焦虑的折磨,我们很难高兴起来。所以他们相互关联,但是单单摆脱焦虑和抑郁的困扰,并不足以使我们幸福
如果消化不良,我们就很难享受食物。所以我们必须先解决消化不良这个问题,但是消化问题解决了,并不保证我们能享受美食。我们必须走出家门,方能尝到美食,单单摆脱消化不良的困扰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再往前一步
有很多角度可以考察我们的人生经历,可以把对心理有影响的经历取一个数值。其中有些低于零,那些是消极或是痛苦的经历,愉快的经历处于0值和正值之间。神经症、愤怒、焦虑这些都是消极痛苦的一面,愉悦、满足、欢乐、兴奋、幸福这是积极的一面,也正是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一面
摆脱消极的情绪,并不意味着我们会自动有积极的情绪。大多数人悄无声息地过着绝望的生活,人们惯于惬意的麻木。惬意的麻木这不叫幸福,我们如何超越惬意的麻木,如何超越与悄无声息的绝望的生活,从而产生幸福、欢乐和幸福的感觉。为了实现这个,我们必须培养自身品质,幸福并不是伴着痛苦的远去即刻生成。
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健康模式,促成进步,生理、心理、情感的健康之源在哪里。如何才能使人们从智力上、情感上、心理上在自身与身外,皆能丰富起来。怎样帮助他们摆脱生活中的羁绊,进而重获新生。
在健康模式下,我们会看到不同层面的解决方式,站在最为基础的层面,我们会很关注自身的不足,这是疾病模式。然后让我们摆脱弱点吧,让我们更注重自己的优势,那些不拘泥于自己的不足,转而更强调自己优势的人群,不单幸福而且更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