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岛晓露是位勤奋的精灵,自从她挖坑“图语写作”,每一期图示她都很用心找寻、发布。“六一”儿童节到了,她发来60~70年代儿童游戏图示,布置了作业,好亲切,好熟悉的游戏,仿佛又回到了儿童时代,太应景、太及时了。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的农村,小时候除了家里贫穷(那都是大人们的压力),作为孩子的我们,还是很快乐的。
白天上学没什么压力,晚上回家也没有多少可做的作业,很轻松。那么晚上就是我们小朋友玩耍的天下了。
路灯亮了,一个个小朋友吃完晚饭,迫不及待地从家里跑到街上,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是晚上常做的游戏,虽然都很简单,但是那种快乐,记忆犹新。
你知道在农村的大街上捉迷藏多有意思不?我们通过剪子包袱锤分成两组,再通过猜拳分成谁藏和谁捉。游戏开始,捉组被毛巾捂住眼睛,藏组分头行动,迅速藏身。街头茅厕、邻家小院、黑乎乎的小巷里、一棵大梧桐树下都是藏身之处,捉的人有的怕黑,只能逗引着:“看见你了,就在那棵树下,还不快出来?”单纯点儿小朋友会乖乖地走出来,调皮且心眼多的小朋友,不到最后一刻抓住,绝不出来。直到全部捉住,捉组才算结束。然后,捉和藏互换,又一轮开始。
老鹰捉小鸡更有意思,长得结实点、个头大的小朋友必当"老母鸡",其他小朋友充当"鸡仔",扯着前头那个小朋友的后衣襟,形成一溜长队。还有一个人当老鹰,面对老母鸡,想方设法抓后面的小鸡,老母鸡则拼命移动阻挡保护,后面一溜长队像蛇一样扭来扭去,抓到了,抓到了,抓到的小朋友就要出列,唱一首歌曲,然后替换变成老鹰,又开始新一轮游戏。
遇有星期日或放假,能玩的游戏就多了,除了去地里割猪草、从街心轧水机里抽水担水,帮大人洗衣服等,干完活就可以痛快地玩耍了,娘看着你今天干活卖了力气,你随便在街上瞎跑瞎玩儿,没关系。三五个小朋友聚在一起,打水漂、跳皮筋、跳草绳、踢毽子等,那玩得才叫嗨呢。
聚在村边的水塘旁,用地上的石子或瓦片,一字排开,紧贴水面,奋力向前掷,石子(或瓦片)在水面上跳跃滑动前行,水面上留下一圈圈波纹。谁投掷的石子(或瓦片)滑跃次数最多、滑动距离最远,谁赢。我小学同班一位女同学,巾帼不让须眉,打水漂打得最好。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十五六,二十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首歌谣就是女孩子们跳皮筋时常常边跳边唱的歌谣。你看,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皮筋,两头由两人牵直固定,有时直接拴在两根柱子或树枝间,开始在上面来回踏跳。皮筋高度从脚踝处开始到膝盖,到腰到胸到肩头,再到耳朵头顶,跳者不许用手勾皮筋,边跳边唱,完成全部规定动作或高度为胜,中途跳错或没勾好或跳不过,则换人轮跳。
你跳过草绳吗?我肯定跳过,并且在集体跳中表现敏捷。当时在农村,没有钱买塑料绳子,只能就地取材,用干草搓成草绳,跳绳时,单人跳用一根细长的草绳,多人跳用一根粗长的大草绳,两个人负责摇绳子,其他人参与跳,只要有一个人绊住,这一组就算败了,我几乎不会被绊住。
还有一种游戏叫踩高跷,应该大部分人没有玩过,用两根手臂粗细、高与我们身高相当的树枝,在小树枝离地面约二十厘米的位置有一个枝杈,可以架住小朋友的脚,把棍子打磨好,枝杈截得恰到好处,简单的一对高跷就做成了。小朋友各自踩在自己的高跷上,一是比谁跑得快;二是踩在高跷上,两人互相对撞,谁先从高跷上掉下来,谁就输。
踢毽子也是女孩子玩的一种游戏。我小时候的毽子,是现在说的一种“沙包”,用布缝成六边形,留一边口,里面装上沙子或小米或玉米粒或豆子,得沉沉的,缝上口,就做成了毽子。我们有单踢和群踢,单踢就是自己用脚向上踢就行,使毽子不落地,也可踢出更多花样,谁踢得时间久谁赢。群踢就是几个小朋友围成圈,用脚接住别人踢来的毽子并踢向别人,谁没接住就算输。
另外还有撞拐子、丢手绢、抓石子、滚铁环、抽陀螺等,图示里面有的叫不上来名字的游戏,几乎都玩过。
玩游戏代表着欢乐、轻松,在大自然中玩这些简单的游戏,健康、开阔、放松,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比起现在的孩子在游戏厅、电视机、平板前玩电子游戏,损伤眼睛,禁锢肢体,还容易上瘾,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还是我们小时候好。
“六一儿童节”是快乐的,成年人务必不要干扰和破坏孩子们的天性和成长,引导或陪伴孩子参与积极健康的益智游戏,走进大自然,辅以适当的“工具”,锻炼孩子身心,增强动手动脑能力,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奠定基础。
今天收到N条短信,回复N条,相互祝福节日快乐!是啊,儿童节也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童心、童趣和无忧无虑的快乐,这难道不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该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