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事故的起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90%,那么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今天就尝试着梳理一下这种说法!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因为培训不到位
- 都说工作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然就是按操作规程操作,这是技术;知其所以然就是知道每一个操作的理由,这是知识。
- 培训不到位,员工不会操作,这就是技术的缺乏,事故当然会时有发生;
- 培训不到位,对操作规程不理解,员工不懂为什么方法千万条,唯独这一条选入操作规程,这就是知识的匮乏,难保他会按自己独创的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操作。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因为意识不到位
- 意识,非常玄幻的一个词,和不该发生的事故却发生了,一样的玄幻。也许它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给事故调查一个合理的解释!
- 在我看来,意识是指同一件事或同一个物体,不同的人想到的处理方式不一样或使用的工具不一样;就好比我以前饿了第一反应是奶,现在饿了第一反应是米饭。
- 而以上的例子也恰恰说明了,人的意识是可以改变的,只是缺少一些刺激,比如多给员工看一些事故案例,把身边的事故当作“故事”一样讲给员工听!目的仅仅是为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虽然玄幻,但的确不可缺少也非常有用。
三、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因为异常变正常
1、物的不安全状态
- 一件设备损坏了,还好只是调节阀,领导让操作人员细心操作,及时调节手阀开度,以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 一件设备损坏了,还好只是手阀有点重而不是外漏,领导让操作人员加上加力杆,能开能关就可以,以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 一件设备损坏了,还好只是用加力杆开关的时候微漏,漏点并不严重,不影响安全,提醒操作人员,操作时注意安全,同时关注此处漏点,别扩大就行;
- 一件设备损坏了,虽然一直在漏,但比那个用加力杆的阀门漏得小得多,这都不算事,不影响生产就行;
2、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为
维保人员:
- 慢慢地设备部门设备保养的要求低了,有时甚至不保养了。
- 设备有点瑕疵不再是需要保养或维修的条件,没有发生安全事故或不影响生产就放过去了;
操作人员:
- 操作人员也习惯了,设备有瑕疵也不报修了,有异常、隐患也不讲了,现场的好多异常,习以为常了!
反对的声音:
- 正义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这时候出现一种声音,这不可以!设备完整性还要吗?本质安全还要吗?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还要吗?
- 领导说,就你事多,老找碴,扣你工资。
- 正义卒!
- 然后整个公司一团和气,只是“不影响安全”的漏点和问题越来越多,却没有人认为那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