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练习二:婴孩心理模式。
在人际对话中,暂停10秒,观察自己有没有出现婴孩的心理模式(成年后仍缺乏保障和安全感的原因)。
此模式的特点:我不能自立,无法照顾自己,我很脆弱,需要对方照顾,要不然就会死。
婴孩心理模式内观打卡(第1天)
今日觉察记录
1.人际沟通场景:与同事沟通拒绝其工作要求时,内心紧张感强烈,婴孩模式被激活——执着于对方必须理解我的拒绝原因,若不被理解,便产生“生死存亡”的焦虑,仿佛自身的处境完全由对方的态度决定。
2.工作场景:晚托班准备时,校长在教室辅导学生,内心莫名紧张,潜意识里认定“我的生存状态由对方掌控”,陷入“需要被认可、否则就不安”的脆弱感中。
3.亲子场景:辅导宝宝准备国旗下讲话时,易烦躁、紧张,缺乏耐心与鼓励,本质是将这件事过度放大,陷入“做不好就像面临危机”的婴孩式灾难化思维,把小事等同于“生死存亡”的考验。
一行禅师式安抚语
“亲爱的朋友,不必责怪此刻紧张的自己。那股‘需要被照顾、否则便不安’的感受,只是过往未被满足的脆弱在轻声说话,它不是真实的你,更不是生死的判决。此刻,试着深呼吸,感受气息轻抚胸腔的温柔,告诉自己:‘我此刻很安全,我有能力照顾自己的情绪,也有力量面对一切发生。’ 对方的理解或认可,从来不是你生存的基石;你自身的觉察与接纳,才是滋养生命的源泉。慢慢来,温柔地拥抱这份脆弱,它会在你的觉察中,慢慢变得柔软而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