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寥寥四笔,如并肩前行的两人,前面的迈开大步,后面的削尖足履,紧随其后,朝着同一目标,同一方向前行。
想必,因为这样的紧随,一路的风光旖旎,从此没了心情去尽情欣赏;一路的艰辛跋涉,也没了时间去舔舐……你说,当某一天,他们都站到了当初所追求的平台,回首来时路,心中会溢满浓浓的快慰吗?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标语时的吃惊,想想我们小时候,整日在外疯玩,爬树捉鸟、摸鱼捉虾、奔跑打架,与自然最是亲近。记忆中好像没了父母,只剩与我们差不多大的玩伴。到了上学年纪,一起被邀进庄上小学,跟着老师唱歌识字,好像每回未到学期终了,总会书本尽丢,但当时父母不知,老师不恼,自己不急,一样快快乐乐迎接假期的到来。如今再回头看看,与我们一路玩着长大的伙伴,不也是一样成了各行各业骨干,成了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了。
望着身边那些刚能自由行走的孩子,被父母牵着到处去拜师学艺,如雨后春笋般各种培训班的小广告贴满大街小巷,好奇心驱使我了解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悄悄蹲守一旁,看着孩子稚嫩的小手或握着画笔,或握着毛笔,或脚不点地的坐在琴凳上,一脸迷茫,一旁焦灼的夫妇时而大声呵斥,时而面带微笑,但疲惫还是尽显脸上。能不焦灼吗?因为怕在起跑线上就败下阵来,谁敢掉以轻心?
这样的孩子,将会时刻被“比”裹挟着前进。因为总想着自己要比TA人优秀,要比TA人早点到达“成功”。可这样的“成功”总会比下一个遇上的“成功”要显得单薄,于是,无暇顾及其他,拔起鞋子,重新选定同行的,又是一路紧追。俗人总会欲壑难填,一路的高歌猛进,幸福吗?我想,未必。看看身边,多少的名人,在我们眼中那已是高不可攀,可TA们最后有不少人竟遁入佛门。那时不知,如今“比”字高悬在我的眼前,心中终于敞亮。
细想,俗世中的每一个人,站在自己曾设定的“成功”面前再回首时,都会更多的回忆起,一路所经历的坎坷。因为彼此都在奔着自己的方向,不敢懈怠,更不敢停步,在简单的回望关心中,彼此又坚定地迈出前行的脚步。可同行的呢,因为受伤,内心更是脆弱,多想能多得到些对方的悉心关爱,但TA留给自己的却更多的是背影,心中的愤懑会让自己无法站在对方的位置思索,看着当初并肩的前行,如今却渐行渐远,于是,忍着痛,爬起来,继续追逐。因为这样一“比”,总能分出其中的优劣,哪怕是别人心中可以忽略的,但当事人的眼中那优劣可都是顶天立地的。
常常瞧见收破烂的,在整得一车的破铜烂铁时,在阳光下拖长声调来上几句铿锵有力的《花木兰》;乞丐在讨得一个白馒头在嘴里砸吧时的幸福;还有那些我们身旁的最最普通的农民,他们守着几亩薄田,在夕阳下漫步田间地头,那所有的恬淡安然,不就是一路“比”着的你我所有的追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