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啊,我是阿宁。
基于新一期的读书营里要读《了凡四训》,昨晚熬夜预习完了这本100页的小册子。读完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了凡四训》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给儿子的家训,以毕生的经验教训、一切的人生感悟为根基,告诉儿子袁天启不要被命运束缚住,要竭力行善,也要努力断恶,方可改变命运。
将书中的3句话分享给你,句句深刻,分享给你,希望能为你的改变尽点儿绵薄之力。
01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这句话的意思是,命运是由自己创造的,福报也是自己努力追求得的。
袁了凡在前半生,因为被一位算命先生算定了命运,从此不再努力,直到遇到云谷禅师,一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彻底点清了他。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我们的出身是父母给的,没有选择权,但是余生想过怎样的生活,我们是自己命运的掌舵人。比如,出生在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父母辛辛苦苦劳作只能供他读完大学,至于之后这个孩子是不是走正道、找什么样的工作、赚多少钱、找什么样的结婚对象等都由自己决定,父母干涉不了。
无论遭遇怎样的境遇,都和我们经年累月的行为和选择息息相关。从现在开始,努力让命运的齿轮转动起来,收获越来越多的福报。
02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命运好坏,离不开人的心。假如从心这个层面上去寻找,那就没有不感应的。
稻盛和夫在《心》中写道:“一切始于心,终于心。你心中描画了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过怎样的人生。”
很多时候,心念,决定着人生走向,你相信什么,就会迎来什么。
经常看到这样的话“我和他都不认识,凭什么帮他啊?”“我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怎么行善利他啊?”
可能是我们对积德行善想地太复杂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善念就可能成就一个很大的善举。
比如你看到地上有个钉子,你把它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里,就避免了后面的人扎破脚。这个捡起来的动作看似很小,却是个非常大的善举。看到钉子后要不要捡起来就是由心决定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小小的善意,可能就会种下一颗非常好的种子,最后得到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世间的一切命运、福报都离不开自己的内心,只有我们净化心灵,摈弃心中的恶念,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的善念,修善行,我们的生活就会顺利很多。
3、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前的种种,无论对错,都已成为了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未来的一切,从现在开始,都是新生。
袁了凡被算命先生算定他是当官的料鼓励他参加科举考试,并算清了哪一年考试得多少名,但是最高官职就是个县长,之后返乡回家,并且一生无儿子,在53岁时死亡。
碰到云谷禅师后,禅师问他“你自己觉得你是否应该考取功名?是否应该生儿子?”
袁了凡回答:“不应该。”
原因是:自己福薄、很少行善、心胸狭窄、恃才傲物,所以难以考取功名;平时经常发怒、没有慈爱之心很少帮助他人、说话太多、喜欢喝酒熬夜……所以难以有儿子。
云谷禅师对袁了凡说:“上天对待一切,从根本上说是公平的,顺应自然的因果规律,不会有丝毫的错失。
如果我们透过修行让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合乎义理,那我们就可以超越命数,自己决定命运。”
但是,云谷禅师也告诉袁了凡,想要改变命运,就需要把自己过去的种种过失彻底扭转过来,一定要从当下开始积德、对人宽容、和气慈爱、保养精神,重塑一个全新的自己。
袁了凡听后,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自己。而从他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开始,命运之神就开始光临了。
之后袁了凡不仅考中了进士,还考了第一名,破了算命先生的第三名;之后生了儿子袁天启,更是活到了74岁。
一个人想要彻底改变自己,就需要和过去告别,无论过去是成功还是失败、快乐还是痛苦。
只有不再与昨日的自己纠缠,才会有勇气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未来全新的期待和目标中。
写在最后
《了凡四训》是一本传世的劝勉之书,核心思想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旦夕祸福也由自己造作而成,想要改变命运,就要修行自己的心和行为。
这本书是作者袁了凡改命后的肺腑之言,不是编制的鸡汤文。曾被曾国藩、胡适、稻盛和夫多次推荐阅读。
如果你有时候会和我一样,觉得自己命运不好,或者经常抱怨,想要彻底改变自己,那不妨一起读一读这本书,也许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呢。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