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牧场,可能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那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那时牧场给我的印象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青草地,成群的羊和马都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那是一片富饶的景象。
直到我读到李娟的《冬牧场》,才知道原来牛、羊、骆驼要穿越茫茫雪地,走很远才能吃到草,想要喝水,只能去嚼草根还存留的一点血。
这本书于2012出版,在豆瓣一直保持着9.1分的高分。
作家王安忆评价说: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李娟的文字就属于后一种。
就连李娟自己都说,她毫不掩饰自己对《冬牧场》的喜爱,它应该是目前为止自己最重要的一本书。
作者李娟,中国当代作家,高中便辍学跟着妈妈一起学裁缝做生意,她们进入山野,跟着哈萨克牧人转场,也曾打过工。在20岁左右开始业余写作和投稿。虽然没有经过专门的写作培训,但是她对文字的运用却驾轻就熟。
她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牧民的生活,用心去体会牧民的生活,可以说,牧场就是她最熟悉的地方。她用自己最熟悉的题材写了很多散文集,其中就有《阿勒泰的角落》、《春牧场》、《冬牧场》,而2017年出版的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更是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
这本《冬牧场》是李娟为了参加《人民文学》的非虚构写作计划而写的,为了写好这本书,她跟随一家熟识的牧民进入了沙漠中生活了三个多月。在那里,李娟跟着居麻一家,用自己得文字记录了游牧民族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游牧生活是辛苦的,尤其冬天,条件更是艰苦。要赶着自家的牛、马、羊和骆驼在寒冷的冬天走上很多天才能达到“冬窝子”,有的只需几天,有的却要十天半个月。
“冬窝子”的条件艰苦,但是在李娟的笔下它们仿佛活过来似的,一切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而且她的文字很幽默,让人忍不住想笑,比如:没穿鼻孔的散骆驼最没出息,一见到指头粗的一小绺草就挪不动脚了,不时掉队,根本不晓得自己正在出远门的路上。
还有“这么冷的天,羊毛就像一床厚被褥,虱子们想必都过得很舒服,又暖和又有得吃喝”。好像瞬间能够喜欢上虱子这种让人讨厌的生物。
整本书都围绕在“冬窝子”的生活来写,到了之后最重要的事是收拾地窝子,所谓的地窝子就是在大地上挖出一个深两米左右的大坑,然后四周垒上羊粪块。而这个地方,就是他们要住几月的“屋子”。
不仅人住,病了的羊也要住,刚生下来的牛要住,连虚弱的骆驼也要住里面,一个小小的地方该多拥挤啊。
动物一定要保护好,那是牧民全部的财产。
因为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在冬天,羊粪块的作用最大。它是沙漠里唯一的建筑材料,建筑物全靠它,难怪作者说“根本就是生活在羊粪堆里”。而且还是最好的燃料,取暖全靠它。
《冬牧场》的前半部分在李娟的笔下读起来是欢快的,让人恨不得也和牧民一起,体验一下转场的乐趣。
但是后半分,她笔锋一转,去掉了俏皮活泼的文字,取而代之的是压抑和无奈。
在后面,我们看到了游牧民族的无助和贫穷。
因为政府定居点的实行,他们放牧的范围在逐渐缩小,他们持续了千百年的游牧生活即将结束,这也是他们游牧的最后一年。
游牧的生活是清贫的,在冬天更是艰辛,一天只吃一顿正餐,其他时候都是靠馕泡茶解决,如果条件好一点,会在茶里加点黑胡椒和丁香粒,那对他们来说就是美味。
他们特别珍惜水,因为水来得很不容易,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找雪,然后背回来,化成水才能用。所以大家能不洗头就不洗,衣服也是脏得发硬了。
因为长期放牧,牧民都落下了一身的疾病,为了省钱,他们不去医院,竟然把阿司匹林和去痛片当饭吃。因为治病就不能放羊,不能放羊哪里有钱。
听着让人心痛,也让人无可奈何。
虽然他们的生活很艰辛,但仍然每天期待着生活,就像李娟说的:“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的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现在我们也常常抱怨自己的生活辛苦,每天要面对房贷、车贷,永远没完没了的KPI,需要加班加点,还有一家人需要养活。
如果觉得生活太苦,可以看看这本《冬牧场》,看过会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很幸福。